遂川縣工農兵政府舊址位于遂川縣泉江鎮名邦街,原稱“萬壽宮”,2006年經國務院批準,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評為國家AA級景區。整個建筑為磚木結構建筑,分前、中、后三進,第一進為戲臺,兩旁為廂房;二進為大廳,兩邊為六間住房;第三進為水晶殿和魁神樓,共占地2000多平方米,是遂川縣城最大的古建筑。
遂川縣工農兵政府系毛澤東于1928年1月24日親手創建的中國農村第一個紅色政權,是毛澤東親自領導建立的紅色政權,毛澤東在這里主持制訂的《遂川縣工農兵政府臨時政綱》,相當完整地體現了共產黨的民主革命時期的方針和任務,集中反映了廣大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成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乃至中央蘇區建設的藍本,成為湘贛邊界斗爭的一面旗幟。現在的遂川縣工農兵政府舊址,陳列了許多革命文物和歷史資料,樹起了塑像,設置了聲、光、電展柜,走進展覽大廳,一幅幅當年風起云涌、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畫卷,再現眼前,成為革命傳統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場所。
1928年1月24日,毛澤東親手創造的第一個紅色政權——遂川縣工農兵政府成立后,在兩邊的廂房里辦公。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級景區。遂川縣工農兵政府是毛澤東領導建立的紅色政權,是湘贛邊界的一面旗幟。在這里,毛澤東主持制訂的縣工農兵政府《臨時政綱》,完整地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主革命時期的方針和任務,集中反映了廣大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成為贛西南和閩西等蘇區建設的最初藍本。1928年2月,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回師井岡山,遂川縣工農兵政府隨軍撤離,遷往黃坳辦公。紅軍撤離井岡山后,工農兵政府舊址被國民黨反動派燒毀。
1968年,遂川縣對縣工農兵政府舊址按原貌進行了修復,舊址全部為磚木結構,分前、中、后三進,整棟房屋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并在此設立“遂川縣工農兵政府舊址”陳列館,1987年12月列為全省重點革命文物保護單位。該舊址是1928年毛澤東親手創建的第一個紅色政權,也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紅色政權建設的典范,2001年由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年接待觀眾4.5萬人次。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對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地址:位于遂川縣城泉江鎮名邦街,距市中心城區100公里。
電話:0796—632246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