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合肥新城遺址,在合肥市西15公里雞鳴山東麓。是三國時期魏、吳爭霸的遺址之一。魏青龍元年(233)揚州都督滿寵筑新城以抵抗吳-隊。吳大帝孫權于嘉禾二年(233)率十萬大軍圍攻,未能攻下。據《三國志》載:“是歲,(孫)權向合肥新城,遣將軍全琮征六安,皆不克還。”次年,夏五月,“(孫權)率大眾圍合肥新城”,也沒有攻下。在合肥東南的巢湖,更是魏、吳連年爭奪的軍事要地,后人常用作典故的“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就是曹操在巢湖口儒須塢望見吳水軍軍容整肅后說的。西晉淮南郡曾設治于此。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滅吳國后,廢此城。
合肥三國遺址公園于2006年9月28日對外開放,現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公園占地530畝,南臨肥水(古施水)故道,西鄰雞鳴山、將軍嶺。園內空氣清新,景色秀麗,三國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擁有新城文物陳列館、金虎臺、聚賢堂、滿寵草堂、征東門、東側門遺址、練兵指揮臺、兵器鑄造窯址、屯兵營遺址、飲馬池、時光隧道等景點,集人文歷史、游覽觀光、休閑娛樂于一體,儼然一座露天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并存的三-事歷史博物館,成為合肥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和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建設的一顆璀璨明珠。
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距今約1800年歷史。
保護范圍:遺址護城河外側護岸以內范圍,總面積21公頃。
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四周100米,總面積44公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