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座落在蜀河鎮上街背后一座名叫“炮樓子”(因山頂上解放前筑有守鎮的軍事工地故得名)的山腳下巖邊上,坐西面東,居高臨下,蜀河鎮盡收眼底。沿老街北行,過黑溝橋(古稱“興文橋”)西拐約幾十米,抬頭仰望,就會看到掩映在綠樹叢中的清真寺。
據寺內碑載,清真寺建于明朝嘉靖年間,距今已有300余年歷史。清真寺整座殿宇是由“門樓、天井、正殿、后塔”四部分構成。門樓式樣與楊泗廟近似。但比楊泗廟華麗氣派。門面牌樓兩側嵌有高高的門柱,門柱上嵌有反映伊斯蘭教宗旨的對聯,聯曰:起教歷數朝蒂固根深馨香綿遠連中外;大徑傳億代星環斗曲精華泛博貫乾坤。大門頂上正中有一長方形匾額,豎排“清真寺”正楷大字,遠遠看去端莊醒目。天井空闊、清雅,佇立回顧,給人以舒爽之感。正殿,是寺中的主建筑,雕梁畫棟,殿內正面墻壁阿拉伯文,殿門宏闊。有長長的一道高尺許殿門檻,這是一道寺內極其莊嚴的“警界線”外人不可跨入。這里是阿訇領導伊斯蘭教教民誦經,作禮拜的神圣殿堂。正殿雄偉,高高聳立的坎山式封火墻上,有蜿蜒的扣瓷臥龍。
走進清真寺,像步入仙境,神秘、清幽。從誦經閣往右拐,是凈身房(回民把在這里洗澡叫“換水”),凈身房外是一道臨巖的長木廊直通寺院正殿后的塔亭。回民叫“窖”,這一建筑最神秘,是最神圣的禁地,莊嚴地全封閉著,就是回民也沒看見過里面供奉的是什么。據說是穆斯林伊斯蘭教的一種圖騰物。這就是信仰,一種具有神秘色彩的少數民族信仰。走廊盡頭之上,是一片郁郁蔥蔥的樹林,掩映著塔亭,樹枝伸在正殿頂端。清真寺寺后這片樹林,都是檀木樹,樹粗樹高,枝繁葉茂,樹根都扎在無土的巖石縫隙里,很是神奇。清真寺,風水寶地,是蜀河鎮有靈氣的一方凈土。
走出清真寺,拾級而下,門前那規正劃一的百步石頭臺級,也是一道讓人神清氣爽的景觀,輕盈徐步,悠然適意,回望“清真”陶然領悟“至清至真,清凈無染,清乃獨一,清白純真”這恐怕就是“清真”二字之真諦吧。
蜀河鎮:蜀河鎮位于旬陽縣城以東53公里處,北依秦嶺、南傍巴山,臨漢江而攜蜀河,東與仙河鄉、蘭灘鄉接壤;南與白河縣倉上鎮毗鄰;西與棕溪鎮、關口鎮交界;北與雙河鎮、廟坪鄉相連。其境內現保存較為完整的黃州館、楊泗廟、清真寺等民清古建筑,已成為該鎮獨特的文化資源。 該鎮通過兩次機構撤并,全鎮現轄17個行政村,一個社區居委會,124個村(居)民小組,8998戶,31…… 蜀河鎮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