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小區
紫陽民俗小區是明嘉靖34年(1556年)縣令張京甫呈請金州派丁夫筑東、西、南城墻而形成的。整個民俗小區最有特點的就是那造型優雅、風格別致、結構合理的屋角飛檐,還有那裂痕重重、斑跡累累,經歷了百年滄桑的木牌樓,其內石徑幽巷,忽上忽下,忽東忽西,又似一座迷宮。這里又是紫陽風味小吃的集結地,小攤茶館比比皆是。小區人口處的東城門上,有“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原軍區布告”的歷史遺跡,屬省級重點保護文物,這里有文化的沉淀,歷史的遺跡,民風民俗的余韻。2000年,被省美協確定小區為美術家寫生基地,每年各地學生紛紛來此寫生,五六十年就有長安畫派創始人畫家石魯、趙望云來這里采風,近年來又有崔振寬、趙振川、王炎林等來這里創作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