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峽水庫位于永昌縣縣城以北12km處的金川河上游金川峽峽口處,北和金昌市、河西堡接壤,南與縣城相通,總庫容6500萬立方米,集雨面積2053平方公里,控制流域面積327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1.5億立方米。屬內陸河流石羊河流域水系,其地理位置為東經102°00′30″北緯38°19′50″。
金川峽水庫始建于1958年3月,1968年10月完成全部工程。主體工程包括:大壩、溢洪道、輸水洞三部分。主要承擔著一縣一區三個鄉鎮262個自然村社,15萬畝農田的灌溉任務和金川公司等500多家大、中、小型企業生產和城市生活供水,是以工農兼并,集興利、防汛、發電、旅游、養殖為一體的中型水庫,年供水量1.5億立方米。
水庫所在地為中溫西北內陸干旱氣候,海拔1850—1950m之間,年平均氣溫8.5—4.6℃,最大月平均氣溫23-14.4℃。水庫峽谷兩層地形復雜,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屬干旱荒漠自然景觀。這里以兩岸山巒為背景,金川峽水庫為主題,其他建筑設施和林帶作襯托,形成了一個天然旅游景地,是人們避暑、療養、度假的理想之地。
水庫基礎設施條件優越,水庫在正常高水位下水面面積可達6.5平方公里,水面平靜清澈,尤其在夏秋旅游季節更是游客流連忘返。水庫大壩下游建有虹鱒魚養殖場,可供人們觀賞和品嘗;水庫大壩以西約7公里處還有唐朝遺址圣容寺塔兩座,后大寺附近的古長城遺址,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大勝跡,這些都為金川峽水庫旅游區的開發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金川峽水庫有可開發的旅游資源優勢—永河公路穿越此地,基礎設施條件較好,形成了天然的旅游場所,不占用耕地和其它設施,開發后有利于當地經濟的繁榮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保護自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