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湖
檳榔湖位于惠水縣東南面距縣城
43
公里(離雅水鎮
2
公里),地處太陽鄉播哨村和雅水鎮播腳村之間的檳榔湖,是以湖西南面的檳榔寨而得名的。檳榔湖具有防旱、抗旱、養殖、種植、調節生態環境和旅游等多種功能,風光特別秀麗,一年四季可供游覽。
檳榔湖,原是三條小溪合流經過的沼澤地,是一片自然形成的灘涂,蘆草叢生,水獺出沒,十分荒涼。于“-”的1958年開始建湖,至1972年竣工,其大壩長320米,高20.3米;溢洪道長167米,寬20米;湖總容水量973.7萬立方米,最大水面0.93平方公里。積雨面積13.5平方公里。渠道15條總長度為87.54公里,其中干渠1條,長6公里;北干渠長12.5公里;西干渠長5.65公里;分支渠12條,長63.39公里。在聯接渠道的渠系建筑物中,有總長672米的渡槽14個,總長5273.5米的倒虹吸管25個,總長963.3米的隧洞5個。此湖受益灌區為“兩鎮一鄉”,即雅水鎮、擺金鎮和鴨絨鄉。實際控制灌面1.66萬畝,有效灌面1.3萬畝。年征水費糧5萬公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