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益陽市 > 赫山區旅游

斗魁塔

[移動版] [查看地圖]
斗魁塔
斗魁塔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斗魁塔,始建于清乾隆12年(公元1747年),位于資江南岸龜臺山下,聳立在益陽三橋左邊,是一座七層花崗石寶塔。

斗魁塔與江北三臺洲上的三臺塔,隔江對峙,遙相呼望。古人在資江兩岸,縣城東門之前修建兩座寶塔,其含義有二,一是鎖龍鎮妖,據說每到春夏之交,大雨連降,資水里一條發怒的黃龍便伙同河底的妖怪一起興風作浪,淹沒兩岸田土,危害兩岸人民,人們在江邊建寶塔,希冀能鎮河妖鎖黃龍。二是在縣城東門之外,建一對寶塔站崗,以構成一道威武雄壯的縣門,使航行在江上的船只排筏,感到千年益陽古城的“威武”。

龜臺山下的寶塔,命名為斗魁塔,寄托了千萬邑人對益陽文運興旺的向往。位于資江南岸的龜臺山,依山傍水,景色秀麗,從宋代開始,就是一處名揚遠近的讀書講學之地,清代稱龍洲書院。相傳天上眾星向北斗,而北斗七星中,第一顆星叫魁星,主宰文運興衰。邑人期盼益陽文運興盛,多出人才,于是就以北斗魁星來給寶塔命名,讓魁星在益陽顯靈,保佑益陽多出人才。

神靈保佑雖是迷信,但龍洲書院優美的讀書環境,良好的學習風氣,確曾為益陽培育了不少名人。無產階級革命先驅張昆弟、熊亨翰、袁鑄仁,0中央辦公廳副主任曾三,文壇巨匠周揚、周立波等,都是龍洲書院的學生。

斗魁塔,塔高七層,高度為29.175米,全部用花崗條石砌成,內有旋梯,可登上塔頂。斗魁塔頂曾在1873年遭受雷擊,邑人隨即進行了維修。到1969年時,發現塔頂傾斜裂縫,為防止事故發生,當時城建部門對頂上兩層,進行了拆除。

1998年,益陽市人民政府對該塔劃定了保護范圍與建設控制地帶加以保護。保護范圍:以塔為中心,東西延伸至50米處,南至二中圍墻,北至資水南岸;建設控制地帶:四向各至保護范圍外30米處。

201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6年,市政府已啟動“一江兩岸風光帶”項目工程建設,目前正在對斗魁塔周邊環境進行整治亮化。


>>西施生態園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亚洲欧洲无免费码在线 | 在线se国产精品 | 亚欧乱色熟女一区二区 | 揄拍视揄拍在线视频菠萝 | 中文字幕久久35一 | 宅男午夜免费看片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