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五華英烈廟位于五華縣雙華鎮大陂高山寨頂。建于明末。是當地民眾為祭祀敕封英烈相女謝二妹(謝圣仙娘)而筑。廟為全石建筑,前亭后殿,用石槽構件緊緊銜接,平面呈長方形。長5.5米、寬2.82米、高3.15米。前亭為抬梁式石梁架,四角攢尖頂,平面呈四方形,前后石柱均為八角梅花柱,前為方形柱礎,后為鼓形柱礎。頂用預制石板拼成翹角正檐,四角攢尖頂,頂尖置后葫蘆。后殿為石磚墻硬山頂,石板當瓦。內設一座刻有浮雕圖案的石神壇,壇上再置一小石宮,宮內供謝圣仙娘神像。廟內刻有3幅楷書楹聯。神臺聯云:“莫道生為女子,依然沒則明神”,后柱聯云:“能敷人世康寧福,常作天邊歡喜遷”,前柱聯云:“禱心殷殷在我盡一心誠敬,情難已已惟神錫二字平安”。該廟形制和用材別具一格,很有五華石鄉特色。此廟附近仍有不少有關謝圣仙娘的遺跡,如仙娘梳妝的絲線纏石、擂報軍情的銅鑼石、三都司下棋的棋盤石等。
謝二娘(生卒年月不詳),長樂縣(今五華)雙頭(今雙華)大陂下人。年少時不愛紅裝,隨父習武,練就十八般武藝。明末時,十八歲的謝二妹成為當地農民義軍的女首領,率隊在雙頭、軍營一帶屢次抗擊張、毛、李三都司,威震朝廷。后被官兵擊敗擒拿,英勇就義。朝廷感其英勇烈節,敕封為英烈相女。
1989年6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雙華鎮:雙華鎮地處五華縣東南部,毗鄰揭西、豐順、距縣城28公里;轄16個村,1個居委會;有5587戶,32550人;轄區總面積142平方公里,基其中耕地15347畝,山林175543畝;去年工農業總產值8008萬元;年人均收入2833元;鎮財政收入180萬元。雙華是五華縣著名的革命老根據地,是革命家古大存同志當年活動的重點地區。蘇區村禾田水曾建立蘇維埃政府。大革命時…… 雙華鎮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