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惠州市 > 惠城區旅游

鄧演達故居(鄧演達故居紀念館)

[移動版] [查看地圖]
鄧演達故居(鄧演達故居紀念館)
鄧演達故居(鄧演達故居紀念館)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鄧演達紀念園位于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的三棟鎮鹿頸村,總用地52.6公頃,其中建設用地21.8公頃,核心區用地12.9公頃。鄧演達紀念園由中共惠州市委、市政府和惠城區委、區政府共同建造。

鄧演達故居(鄧演達故居紀念館)

鄧演達故居(鄧演達故居紀念館)

鄧演達故居(鄧演達故居紀念館)

工程總投資約6000萬元,分兩期建設。現一期基本建設完成。第一期的主要項目包括鄧演達陳列館、農工廣場、黃埔廣場、立志壁、牌坊、故居、兩亭(薩波塞亭、愚園坊亭)、雙橋(武昌橋、保定橋)等鄧演達生前革命經歷中的重要場景。

鄧演達故居(鄧演達故居紀念館)

鄧演達故居(鄧演達故居紀念館)

整個園區為一心、一軸、三區的布局結構。

鄧演達故居(鄧演達故居紀念館)

鄧演達故居(鄧演達故居紀念館)

一心,指鄧演達故居、鄧演達陳列館和演達學校為中心的鄧演達紀念園核心區。建有陳列館、勵志壁、雙橋等,其中鄧演達陳列館用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建筑面積730平方米,設有展覽廳、會議室、接待室等。

鄧演達故居(鄧演達故居紀念館)

鄧演達故居(鄧演達故居紀念館)

一軸,是以鄧演達陳列館和農工廣場為中軸的核心軸,并用以串聯各個功能區,集中展示紀念園各類景觀的風貌軸。

鄧演達故居(鄧演達故居紀念館)

鄧演達故居(鄧演達故居紀念館)

三區,為紀念園西部的老村風貌區、中部的觀光農業休閑區、東部的現代農業區。

鄧演達故居(鄧演達故居紀念館)

鄧演達故居(鄧演達故居紀念館)

鄧演達紀念園建成于中國農工民主黨成立80周年、鄧演達誕辰115周年之際。鄧演達紀念園現為“全國農工黨黨史教育基地”、“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東省統一戰線基地”、“惠州市社科普及及學科宣講示范基地”。

鄧演達故居(鄧演達故居紀念館)

鄧演達故居(鄧演達故居紀念館)

紀念園內專門設立有鄧演達陳列館,展現鄧演達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而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光輝一生,紀念他為中國革命作出的重要貢獻。

鄧演達故居(鄧演達故居紀念館)

鄧演達故居(鄧演達故居紀念館)

鄧演達紀念園中心區西側為四柱三開間式嶺南風格的紀念園牌坊,牌坊由花崗巖石材組成,寬高均為13米,上有由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農工黨主席桑國衛的親筆題書“鄧演達紀念園”。牌坊前楹聯為“風雨如磐伐叛鋤奸匡國運,亭園似畫撫今追昔勖時賢”,后楹聯為“晉謁故居永把楷模銘腦際,弘揚浩氣勤將忠烈勉兒曹”。兩幅對聯不但宣揚了鄧演達先生的革命功勛,更教育后人弘揚先生之英風浩氣,傳承其愛國愛民之傳統。

鄧演達故居(鄧演達故居紀念館)

鄧演達故居(鄧演達故居紀念館)

鄧演達故居(鄧演達故居紀念館)

牌坊后即為農工廣場,廣場北側有勵志壁,上 書---鄧演達勵志名言:“個人生死不足道,中國革命必須及早恢復”。

鄧演達故居(鄧演達故居紀念館)

鄧演達故居(鄧演達故居紀念館)

鄧演達銅像在農工廣場北側與勵志壁遙相呼應。該銅像英姿颯爽,神情堅毅,偉岸沉雄,是先生平生忠勇無畏之真實寫照。

鄧演達故居(鄧演達故居紀念館)

鄧演達銅像身后為演達故居。鄧演達故居于1995年6月被列為惠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2年7月被廣東省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鄧演達故居坐北朝南,占地面積300平方米,原為瓦磚房,是南方常見的農家住房形式。鄧演達在這里度過了他的童年時期。現在的故居是1986年按照依舊修舊的原則重建的鄧演達故居。故居自北向南前后共二進,現有六房,兩個小廳,面積189平方米。鄧演達先生的房間在二進后的左邊,中陳列有部分鄧演達遺物。

鄧演達陳列館牌匾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黨中央常務副主席陳宗興所題。兩側對聯“耿耿衷心畢生戎馬圖興國,錚錚鐵骨滿腹經綸旨為民”則由中國書法協會理事,廣東書協副主席張桂光所題。

鄧演達陳列館

陳列館共有三個展廳,設有兩組基本陳設。分別為農工黨黨史陳列和鄧演達生平陳列。

陳列館第一展廳簡要的介紹了中國農工民主黨的發展歷史以及現狀。中國農工民主黨于1930年8月9日成立于上海,成立之初名為“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解放前易名為中國農工民主黨,是我國八個民主黨派之一,目前是以醫藥衛生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政黨。

中國農工民主黨自成立以來,經歷了艱難曲折的發展道路,它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榮辱與共,無論在民主革命時期,還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農工黨八十年來的發展歷史,體現了中國的社會性質和政治斗爭的特點,也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統一戰線的巨大力量。

陳列館第二展廳和第三展廳為鄧演達生平展。第二展廳陳列的圖片和史料講述了鄧演達的出生背景、就學生涯、軍旅生涯以及赫赫功績。展廳中設有大型的攻打武昌城的復原場景。第三展廳則從扶持農運、反對-、出國留學以及以身殉志等方面講述了鄧演達以實際行動踐行孫中山對他“養成樂死之志氣,革去貪生之性根”的要求。

陳列館西北側有薩波塞亭,薩波塞是農工黨召開第一次全國干部會議的地方,是創立農工民主黨的啟蒙地。薩波塞亭兩側楹聯“立黨圖強旨在救農工涂炭領軍制勝勢如發宇宙風雷”。

陳列館南側有保定橋和愚園坊亭。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是鄧演達讀書、成長以及接受革命思想的地方。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創立之初,鄧演達因叛徒出賣在上海的愚園路愚園坊20號被捕。保定橋和愚園坊亭是此而建。愚園坊亭題有楹聯“面對群生心不愧身遭刀斧義長存”。

陳列館后南側為黃埔廣場。鄧演達作為黃埔軍校創立之初的籌委之一,為黃埔軍校的籌備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鄧演達在黃埔軍校任教期間非常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對學生威而不猛,嚴而不苛,深受學生的愛戴。與黃埔廣場相連的為武昌橋。北伐期間,鄧演達任司令總政治部主任。在攻打武昌城的戰役中,鄧演達發揮重要作用,被稱為攻城司令,指揮第四軍等部隊圍攻武昌城,苦戰40天,攻克武昌取得北伐戰爭關鍵勝利,為國民政府遷都武漢創造了條件。

紀念園內流觴曲水,亭臺樓榭,芳草萋萋。園區內主體建筑以灰白色調為主,均為客家民居風格,兩側的村落民居與紀念園建筑協調統一,成為一體。(來源:中共惠州市委宣傳部)

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惠州市惠城區三棟鎮鹿頸村鄧演達紀念園內

類型:名人故居

游玩時間:建議0.5-1小時

電話:0752-2597113

官方網站:http://www.dydjny.cn/

門票信息:免費開放。

鄧演達(1895~1931),字擇生,廣東惠陽人。其父為清末秀才,曾任儋縣知事,畢生從事教育工作,同情孫中山的民主革命,與鄧鏗友誼甚篤。鄧演達幼年隨父學習,深受影響。宣統元年(1909)考入廣東陸軍小學第四期,在校期間加入中國同盟會。辛亥革命爆發時,與陸軍小學同學參加姚雨平領導的革命軍,并隨軍北伐。民國元年(1912)入廣東陸軍速成學校學習。1914 年入武…… 鄧演達詳細信息++

鹿頸村:在淡水河畔,是中國農工民主黨創始人鄧演達先生的故鄉,鄧演達紀念園也就位于該村。廣東省三大嶺南新民居示范點之一。新民居與鄧演達紀念園、演達三高農業基地共同構成了“新農村樂園”。 歷史 鹿頸村曾屬惠陽縣永湖鄉。 鹿頸村位置邊遠,因缺乏水利設施,加上道路泥濘,村里多是“水火田”,雨天浸、日曬旱,經常糧食供給不足,上了年紀的長者都有過向親友鄰居借糧度日的經…… 鹿頸村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湯泉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道本国产不卡视频 | 免费观看国产v片在线 | 日韩精品在线视频 | 一级午夜福利不卡片在线69网 |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99 | 午夜日网站一线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