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內蒙古自治區 > 錫林郭勒盟 > 二連浩特市旅游

恐龍化石

[移動版] [查看地圖]
恐龍化石

二連浩特市是我國及亞州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區之一,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中國、加拿大、美國、比利時、蘇聯等中外科學家多次來二連浩特市進行科考和挖掘,發現了鴨嘴龍、似鳥龍、霸王龍、甲龍、蜥腳龍等門類繁多的恐龍化石,形成“二連恐龍動物群”,由此贏得了“恐龍故鄉”的美譽。目前,是我國及亞洲晚白堊紀動物群代表,在國內外有很高的知名度。特別是2000年8月至10月間,中國與比利時聯合恐龍考察團在二連鹽池發掘出了200平方米以上的恐龍化石埋藏區,在這個埋藏區內有30厘米厚的化石埋藏層,化石為層層相互疊壓,錯綜復雜,場面壯觀,觀賞突出,面積之大,化石之多是近百年少有的科學發現。二連浩特市十分重視恐龍化石保護和利用工作,不僅保護市郊的恐龍墓地,而且在市內于1989年建成252平方米的恐龍博物館后,又于2002年9月28日新建成一處2000平方米的國內第二家、區內獨一家恐龍博物館。內陳列著大量化石和珍貴照片。

恐龍是許多大大小小種類不同的一大群早已滅絕的古脊椎動物。據考證,最早的恐龍生活在大約2億2000萬年以前,最后一批恐龍生活在6500萬年以前。他們在地球上大約生息繁衍了1億5000萬年。恐龍是陸生動物優勢物種,無論體形還是主宰地球的時間跨度,恐龍都是地球上最成功的陸生動物。他們有直立的四肢、靈敏的頭腦,并遍布于世界各個角落。200年來科學界認出了至少800多種恐龍,最近的評估說明,還有三倍數量的恐龍尚未發掘出來。

恐龍與現存的蛇、鱷、蜥蜴等同屬于一個大類,在動物分類上都屬于爬行動物。“恐龍”這一名稱最早是由英國的古生物學家歐文于1842年創建的。歐文在創建這一名稱時,主要想概括當時已被發現的一些個體巨大,樣子有點可怕的像蜥蜴一樣的古代爬行動物,他把它們叫做“恐怖的蜥蜴”。我國的地質古生物工作者把它譯為“恐龍”,是因為我國一向有關于“龍”的傳說,認為“龍”為鱗蟲之長,把希臘文“蜥蜴”(Sauria)譯為“龍”是泛指古代的恐龍。


>>二連鹽池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色久桃花影院在线观看 | 午夜亚洲第一区 | 亚洲欧美日韩性爱一区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色色色色色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一区高清 | 五月天婷婷在线播放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