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子山山城位于敖漢旗薩力巴鄉哈拉溝村東南4公里的東山上,與瑪尼罕鄉交界處。因山之頂部有石砌圍墻如城,故名“城子山”,山城之西北3公里處是薩仁諾爾月芽湖旅游區,東北10公里是遼代降圣州佛塔,南與旗政府所在地——新惠鎮僅30公里。山城所在的主峰是松遼平原南緣海拔最高的山峰,其鄰近山頭環繞錯落有致,如眾星拱月般的遺址,以城子山為中心,形成了一個15平方公里的人文和山水風光旅游區。
城子山山城為橢圓長方形,平面呈不規則的“亞”字形。城北、東、西三面略呈圓形,南側略呈長方形,城頂地勢較平,西北略高,東南略低,主梁總長2.2公里,呈西北至東南走向,西側有7道山梁,東側有3道山梁均與主梁相接,最寬約3公里,山頂主峰的中心城址總面積達15萬平方米,山城的四周砌筑著石圍墻,并有石砌護坡,全城設有9門,石墻周長1310米,寬2米。從城內平面布局和地表石砌遺跡看,可分為6個區,即中心區、東區、北區、西區、南區、東南區,區與區之間又有石墻相隔,以門道相通出入,其中主墻內側6個區共有圓形石砌建筑228個,主墻外側分布4個,共計232個。在城北,東均發現厲石群、磨光圓窩石塊。城西南發現一巨型石雕豬首,雕鑿簡潔流暢,棱線分明、吻部噘起,大嘴張開,雙目圓睜,神態逼真,朝向正南方7公里之遙的鴨雞山。
城子山山城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敖漢旗聯合調查、測繪,認為此類山城是中國北方地區迄今為止面積最大、保存最為完整,暴露遺跡最為清晰,結構最為復雜的一處,也是目前首次發現的東北地區夏家店下層文化超大規模山城,只有國家的力量才可完成這一恢宏工程,城內石圈、方院、密布的場面,學者們認為是夏家店下層文化中心性祭祀址。對于研究古代社會的演進,國家和城市的形成、宗教信仰、社會變革均提供了重要資料。2001年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