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賚諾爾國家礦山公園坐落在呼倫貝爾大草原腹地,隸屬邊境口岸城市滿洲里,距滿洲里市區24公里,地理位置優越,自然環境良好,公園以展示礦業遺跡景觀為主體,體現扎賚諾爾礦業發展史,是集科考研究、科普教育、觀光覽勝、文化娛樂、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綜合性園區。
扎責諾爾煤礦始建于1902年,經歷了東清鐵路辦礦、沙俄資本家包辦、中蘇合辦、日偽統治、-、文革、改革開放等時期,已逐步建設成為內蒙古重要的煤炭基地,它不僅是我國煤炭工業的搖籃,也是我國近代工業史的開端。百余年的采礦活動,留下了豐富的礦業遺跡,開采過程中發現的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和文化遺跡,已成為保護和利用的珍貴資源。
為了保護和利用礦區特有的礦業遺跡資源,2005年3月由滿洲里市國土資源局開始組織申報國家礦山公園,7月份參加了國家級礦山公園的評審,8月份被國土資源部正式批準為首批建設的28家國家礦山公園之一。在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指導下,我局開展了園區建設調研論證工作,聘請設計公司以“環境更新、生態恢復、文化重視”為原則對景區進行了規劃設計。
礦山公園建設分兩期進行,從2006年5月開始施工至2008年7月竣工,主要包括礦山公園露天礦景區和礦山博物館,占地面積6.2平方公里,項目總投資1300萬元。
礦山公園露天礦景區以礦業遺跡景觀為主體,即靈泉露天礦典型褶皺帶、“扎賚諾爾群”煤層剖面、煤田F斷層遺跡、煤田地質構造等,具有罕見性、獨特性、多樣性和典型性,它不僅是考古的最好素材地,也是一部再現扎貴諾爾文化的歷史史書。礦山博物館利用煤炭文化效能,集中展示扎賚諾爾煤業開發與煤業遺跡,傳播獨特的煤業文化與深厚底蘊的扎貴諾爾文化,充分運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元素,讓游客對扎賚諾爾煤炭事業及扎責諾爾人的風土人情和歷史變遷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