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賢鎮是常山縣的東大門,古為定陽縣治。招賢古渡曾是常山古代十景之一,自古就有浙西名渡之美譽。
古鎮名渡風景宜人,是招賢聞名之所在。臨江一條街,青石板鋪就街心,雖窄窄不足六尺,可站街望江,江水碧綠銅青。一條渡船行之江中,這邊行人正為沒趕上船而萬分嘆息,對面那批卻整裝待發,不遠江中白鵝悠然自浮,拍水相逐,一副天作之畫。水之津陸之驛,商賈云集的古招賢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為之留下了許多贊美詩篇。南宋詩翁陸游留有《招賢渡》一詩:“行人爭晚渡,歸鳥破蒼煙”。同是詩人,清代袁士灝筆下的招賢渡卻極具田園風光。如:“楓葉茅廬晚飯香,狄花舉火有新霜,炊煙一帶江村暮,天數歸鴨趁夕陽。”又詩:“渡頭楊柳碧如梳,叱犢人歸尚荷鋤。隔岸阿誰呼正急,滿江漁火上燈初。”
改革的春風,給招賢披上了新裝。國道320線穿鎮而過,一橋飛架常山港南北,水陸交通便利。并且發展成為“天子牌”胡柚、衢桔、佛柚的重要產地;工業方面吸引了一大批能人辦廠、經商,同樣也初具規模。今日的古鎮越發顯示出名渡勝跡的魅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