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瀾索橋又名“安瀾橋”、“夫妻橋”。全長240多公尺,飛架岷江南北,是古代四川西部與阿壩之間的商業要道,是藏、漢、羌族人民的聯系紐帶。安瀾索橋: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毀于戰火。
索橋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如碗口的竹纜橫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現在的橋,下移100多米,將竹改為鋼,承托纜索的木樁橋墩改為混凝土樁。坐落于都江堰首魚嘴上,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觀。岷江滔滔惡浪,沒有修建索橋前,民謠有“走遍天下路,難過岷江渡”之說。
清嘉慶八年(1803)五月十五日,渡口翻船,一百余人葬身魚腹。如此慘狀,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婦坐臥不安,他倆察看地形,翻閱建橋史料,請教當地水、木工人,報經官府,游說八方募集資金,清嘉慶九年五月帶領四鄉百姓動工建橋。橋尚未完工時,兩個樵夫不所勸阻,頂風過橋,落水喪生。渡口“把頭”買通官府,誣以草菅人命之罪。何先德先生含恨九泉。何妻強壓悲憤,繼承夫志,完成了索橋的修建。橋上橫鋪木板,竹纜為欄,行走平安,故名“安欄橋”,后改安瀾橋,取不畏波瀾,安然過江之意。人們為感激何先德夫妻的功德,又稱“夫妻橋”。
紫坪鋪鎮:2014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都江堰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撤銷紫坪鋪鎮、虹口鄉和翠月湖鎮,將紫坪鋪鎮和虹口鄉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龍池鎮管轄,將翠月湖鎮所轄行政區域劃歸青城山鎮管轄。 紫坪鋪鎮位于世界文化遺產地──都江堰之首,面積23.5平方公里,距成都市僅30分鐘路程,岷江河穿流而過,白沙小河水量充足。境內青山綠水,冬曖夏涼,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空氣質量…… 紫坪鋪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