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靈氣,水之秀氣,舉目望去,一片蒼翠。郁郁蔥蔥的山林環抱農舍四周,遠遠可見裊裊炊煙升起,影影綽綽的房子置身其間,從農舍走出來便是霍童溪,碧綠的溪水一派平靜,水中倒影清晰可見。這是筆者11月25日走進福口的“森林人家”所見到的景象。據市林業局工作人員介紹,“森林人家”是省林業廳和省旅游局共同打造的鄉村旅游品牌,現在我市共有14個森林人家,自5月19日開業以來共接待了游客3萬人次,收入300萬元。
寧德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說法,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森林人家”正是以這良好的森林環境為背景,充分利用森林生態資源和鄉土特色產品,融森林文化和民俗風情為一體的,為旅游者提供健康休閑的鄉村旅游民居。在森林人家你不僅可以品嘗到當地特色的風味小吃,還可以享受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田園生活。據了解,現全市共有14個森林人家,投資規模3000萬元,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共有床位600張、2800個餐位,年接待能力32萬人。其中福口森林人家是省級
“森林人家”示范單位,于今年5月19日開始揭牌營業,另有蕉城上金貝、古田金鐘湖山莊、屏南縣閩鋒山莊、周寧縣官山、壽寧縣韶托、角林、福安市蕩歧山莊、桃源山莊、霞浦楊家溪飯溪驛、柘榮藥博園、福鼎市海景花園、三門逍遙林、桂花山莊這13家農莊,均于8月10日前授牌經營。森林人家雖為鄉村旅游點,但各地依靠實際,以不同特色吸引游客。山區縣(市)區以菇、筍、蔬菜等天然綠色食品和藥膳食品為主,沿海縣(市)區以海鮮為特色;有立足畬鄉文化,開展畬族風情游的;有借助山海秀麗風光,發展特色飲食;更有以森林為依托,發展綜合性旅游項目等。森林人家的經營形式多樣化,有以林農家庭為單位經營;有村集體與林農聯合經營;有獨資或合資開發經營;有村集體與林農聯合經營。“森林人家”的出現改變了傳統林業周期長、風險大、效益低的情況,為林業經營者創造了豐厚的經濟利益,同時也為社會創造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下一步,森林人家將以閩東北親水游為主體,發展東部濱海藍色帶和西部綠色山水帶,讓生態旅游新興產業成為我市林業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