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 > 張家口市 > 宣化區旅游

鎮朔樓

[移動版] [查看地圖]
鎮朔樓
鎮朔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鎮朔樓得名于明永樂七年鎮守宣化府總兵官被封為“鎮朔將軍”,它是一座重檐九脊歇山頂式建筑。整個建筑雄偉壯觀,古樸莊嚴,為宣化古城內最高大、最宏偉的古代建筑。

鎮朔樓,又名鼓樓。坐落在古城宣化區的中軸線上,南與拱極樓、北與清遠樓遙相呼應,構成了古城宣化獨特的靚麗景觀。鎮朔樓修建干明代早期,至今己有558年歷史,與當時大規模的城工同時興建。明正統初期,宣化。張家口、大同一線時常遭受北方蒙古部落的侵擾。年久失修的士城墻已經抵擋不住蒙古鐵騎的沖擊,邊城軍民苦不堪言。正統五年(1440年),都察院右副都御使羅亨信在宣府大舉城工,將l日城墻加寬加高,又在城外包砌磚石,整個工程歷時6年。同時,在城內建起鎮朔樓,《宣府新城之記》碑文中寫道:“即城東偏之中筑崇臺,建高樓,崇七間四丈七尺余五寸,深四丈五尺,廣則加深之二丈五尺,其檐二級。卜置鼓角、漏刻,以司曉昏。”此碑現仍豎立在鎮朔樓之側。

鎮朔樓上現存兩塊木制大匾。一塊是懸掛在樓卜南側的“鎮朔唾-大匾,長6米,高2米,是1987年按照原樣復制的;一塊是清高宗乾隆皇帝1745年巡視塞北木蘭圍場,途經宣化時親筆手書的‘坤京屏翰”大匾,高2.4米,長6.6米,懸掛子樓卜北側。寓意宣化是北京之屏障。大匾邊框雕刻出騰云飛舞,狀態各異的出海蚊龍。圖案精美,刻工精細,加之蒼勁有力的’神京屏翰“4個大字,渾然一體,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悠悠五百載,風雨侵蝕,戰亂摧殘,也使鎮朔樓累累受損。請乾隆五年(174年)和同治四年(186年)曾兩次修繕。清乾隆五年修后,南匾存舊,北匾改為”籌邊覽勝“。1986年,國家文物局投資56萬元再次落架大修。對瓦頂、梁架、裝修、地面、墩臺、券洞進行全面修復,并且重新油飾彩繪。重修后,鎮朔樓以古樸莊重的姿態再現世人。同時還復制了長2.2米、直徑1.5米的大鼓一面,置于樓上。1956年和198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兩次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仕。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鎮朔樓不僅成為古城宣化歷史的見證,而且成為人們旅游觀光的理想去處。古姿猶存、風韻依然的鎮朔樓,向世人展示著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

延伸閱讀:

·第二批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馬垡戰國遺址遺址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 伊人久久中文大香线蕉综合 | 亚洲国产综合一区第一页 | 中文字幕乱妇免费视频 | 亚洲AV福利永久看片 | 日韩国际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