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 > 日照市 > 嵐山區旅游

堯王城遺址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堯王城遺址
堯王城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堯王城遺址”位于日照市嵐山區高興鎮南辛莊子和安家堯王村周圍,距日照城17公里,東距黃海5公里,是一處以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為主,地表還有商、周、漢代遺存的遺址。1977年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國務院核定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東西長約630米,南北長約825米,總面積約為52萬平方米。文化堆積約2—3.5米。遺址中心部分高出周圍地面4—5米,自古至今一直被稱為“堯王城”。該遺址發現于1954年,1978—1979年,因修路,文物工作者對該遺址的東沿進行了小部分搶救性發掘,揭露面積約300平方米,出土器物近200件。1992—1993年經國家文物局批準,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持與市文化局、市博物館聯合對“堯王城遺址”進行了兩次大規模考古發掘,共揭露面積500多平方米,清理墓葬13座,房址26座,器物窖穴5個,共出土器物400余件,其中保留完整的房址有6座。從這些完整的房址看,房屋平面基本為方形,面積約為15—25平方米,居住面墻基、灶址、門道等保存較好,門多面南偏西,個別門面西偏南。

發掘中發現房屋建筑有三種形式:一為立柱式,二為土臺式,三為土坯式。立柱式房屋發現于文化層最底層,在原始土層上建筑。房屋四周有若干不規則的柱洞,四角有粗而深的大柱洞,大柱洞有的直徑達70—80厘米,深度達50—90厘米,大柱洞外側有一小斜柱洞,為支撐大木柱而立的小木柱,柱洞底部用粘泥和碎陶片隔層墊成并砸實,有的多達十幾層,這種房屋面積一般為15平方米左右。土臺式房屋建筑,先在建房范圍內把松軟的土層挖掉,用粘土層層鋪墊,有的將層層鋪墊的粘土夯實,有的將層層鋪墊的粘土用火烘烤。從鋪墊的厚度看,一般達厘米以上,有的達100厘米左右。然后在鋪墊好的平臺上再挖槽筑地基,地基多用粘泥筑成。土坯式房屋建筑,墻基、地面均用規整的土坯砌成,墻基為兩行錯縫平壘,地面為橫豎錯縫平鋪,坯與坯之間以及墻都用黑粘泥抹。土臺式和土坯式建筑形式的房屋地基處均發現奠基石有的在門一側立一塊,有的在門兩側各立一塊,距今4000多年前建筑奠基可謂當今城鄉大型建筑工程奠基之源頭。該遺址發掘發現的土臺式、土坯式建筑形式和建設奠基,是全國龍山文化時期的首次發現。考古專家認為,距今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會,造房不僅規劃總局十分考究,而且房屋建造具有十分突出的特色、風格和技術,這對研究我國建筑形式、技術的繼承與發慌,研究我國建筑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遺址出土的遺物有陶器、石器、玉器等。陶器有泥質和夾砂黑陶、灰陶、紅陶、白陶等。其中紅陶和白陶器物僅見于(規鬲)。陶器的主要器類有鼎、鬶、罐、盤、杯、盆、器蓋、紡輪、鏃、網墜等。陶器多飾有弦紋、附加堆紋、乳釘紋、劃紋等,并普遍采用快輪輪制而成。陶器中以火候高、陶質硬、陶胎薄,有黑亮光澤的蛋殼陶最為精致,代表了這一文化的高超制作技術。彩陶的發現,填補了日照市及魯東南沿海龍山文化陶器的空白。特別是在龍山文化大口尊陶片上發現的陶文極為重要,這是繼莒縣陵陽河遺址發現大汶口文化陶文和鄒城丁公發現龍山文化陶文之后的又一重大發現,對研究我國文字起源提供了極寶貴的實物資料。

高興鎮:高興鎮地處魯東南沿海,北依日照市區,東臨日照開發區,鎮域總面積62.6平方公里,轄46個行政村,3.5萬口人。2003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1億元,工業總產值2.3億元,鎮級財政收入4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86元。 便捷的交通條件 高興鎮東臨204國道,距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日照港15公里、嵐山港40公里。菏日鐵路、同三高速公路、青趙…… 高興鎮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道生園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三级日本久久高清 | 欧美专区亚洲专区日韩专区 | 日本中文子幕亚洲乱码 | 在线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一区二区 | 一本到国产在线不卡免费观看 | 另类专区亚洲97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