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吉林省 > 松原市 > 扶余旅游

萬善石橋

[移動版] [查看地圖]
萬善石橋
萬善石橋為吉林省文物保護單位。

解放前,扶余縣有大小橋梁14座,其中石橋1座,木橋13座,另有涵洞6處。這些橋梁、涵洞除萬善石橋外,其余都已年久失修,不能使用。

 

萬善石橋位于長春嶺鎮西9公里石橋鄉的石橋村東頭,是連接扶三北線的交通要道,橫跨夾津溝子。夾津溝子北通松花江,南達集廠、南天門等地。每遇雨水增多,溝水上漲,水流湍急,雖有木橋,但往往坍塌,不能經久,故行者苦之。當地民眾紛紛上疏,促使縣衙提倡“募集善資,修筑石橋”。建橋始于民國元年,由長春嶺慈善會吳老常、石老洪等,鼓勵當地一批僧人四出化緣,化緣遠至魯、晉、冀、豫四省,他們的口詞是:修橋行善,不修今日修來世。他們的行動感到了各地的官商富戶乃至窮人,多則捐資幾千吊,少則幾吊,共募集資金一百六十四萬四千六百五十二吊八百文。建橋的石料從吉林市郊阿什哈達采購,經由松花江運到扶余,再用大車運至建筑工地。萬善石橋建成于民國十年,(1921年)是吉林省內最早的一座公路石橋。

石橋是三孔拱式,橋身用青色和淡黃色花崗巖石條筑成,全長40.1米,寬4.1米,高7.7米;三個橋孔,中間的較大,寬6.1米,高6.3米;左右兩孔尺寸相同,寬5.4米,高4.7米;橋墩入水處最深為11米,最淺為9米;橋身兩邊裝有雕欄石柱,各為23根,柱高82厘米,間寬l.45米。三個橋孔設計適度,既能減輕橋身重量,節省材料,又能分洪緩流,有助于橋身的堅固。橋墩成船底形,迎水面鑿成分水尖,起到抗御洪水,保護橋墩的作用。三個橋孔呈蓮花瓣形,其邊緣上雕襯以荷葉圖形,兩邊連續紋飾。中間橋孔上方正中雕嵌噴水狀龍頭,顯得美觀別致,獨具一格。橋身南面上部鐫有“天地同體、萬善石橋”8個字,北面上部鐫有“流芳百代”4個大字。橋身兩端豎立的回柱頂上,各雕一只目視前方,神態活潑的小石橋.

石橋竣工的那天,是陰歷8月26,舉行了隆重慶祝儀式,通知各位善士,踏橋觀賞,并唱戲5天以示慶賀。為留作紀念,將建橋工程經過、規模、花費款項和募資50吊以上者之名字鐫刻于6塊石碑之上(其中工程碑兩塊),立放在橋酉端北側的一座重檐碑樓內,以垂永遠。今碑樓已坍塌,石碑散失無存。橋柱上的石獅毀于1966年“破四舊”運動中。1966年8月,一場大暴雨,洪水暴溢,石橋東端橋臺被沖毀。為了增加泄洪能力,保護石橋,不被再次沖壞,在當年修復石橋的同時,又在該橋東端不遠處另建一座鋼筋混凝土橋,橋長43.34米,5個孔,凈跨7.5米,橋面凈寬9米,雙柱式橋墩,重力式橋臺,載重標準汽車為i3噸、托車60噸。此橋修建后增加了泄洪能力,減輕了洪水對石橋的沖擊。

這座在將近70年前修筑的萬善石橋,受到了省文物部門的重視。

長春嶺鎮:長春嶺鎮地處松原市東北部,南與大林子、弓棚子接壤,東與伊家店鄉相鄰,西與三駿鄉接壤,而北面隔松花江與黑龍江省肇源縣相望。全鎮幅員300平方公里,轄31個行政村,一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5289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087人,鎮區人口6743人。.…… 長春嶺鎮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吉林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紅石砬子遺址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Av电影院在线观看 | 午夜在线欧美曰韩精品影视 |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 | 日韩欧美国产第一页 | 亚洲AV综合色一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