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巢湖市旅游

馮玉祥故居

[移動版] [查看地圖]
馮玉祥故居
馮玉祥故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馮玉祥舊居位于巢湖市夏閣鎮竹柯村,為1936年—1937年馮玉祥兩次回鄉時的住所。主體建筑共有5幢22間房屋,有1936年馮玉祥回鄉時的起居室(出資翻修的祖先老房)和添建的議事廳及侍衛室等。青磚小瓦木梁結構,占地面積4690平方米。建筑風格為江淮之間典型的民居建筑。室內陳列有毛澤東、朱德題贈的挽帳,周恩來題寫的祝壽詞及馮玉祥生平事跡照片、手跡、遺物等。

馮玉祥(1882年—1948年),字煥章,出生在河北青縣,祖籍巢縣(巢湖市居巢區)人,是我國近代史上杰出的愛國將領,民主斗士,中國共產黨的摯友。12歲從軍,由士兵升副目、哨長、隊官、營長。1914年任第十六混成旅長。1921年任第十一師師長,旋任陜西督軍。辛亥革命后,任北洋軍旅長、師長等職。北伐時任國-軍總司令。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時任第三軍司令,同年10月發動北京政變,推翻直系軍閥政府。1926年9月在五原誓師,宣布所部集體加入國民黨。1927年5月在西安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總司令,會同北伐軍進攻河南。1928年舉兵反蔣,先后爆發蔣馮戰爭和中原大戰。1933年5月與中國共產黨合作,在張家口組織抗日同盟軍,任總司令。抗日戰爭時期,他積極主張抗日,歷任民眾抗日同盟軍司令,第六、第三戰區司令長官,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抗戰勝利后,他主張與中國共產黨合作,反對蔣介石的內戰、-、-政策。他-儉樸,治軍嚴明,疾惡如仇。馮玉祥出身貧微,帶兵時與將士同甘苦,共戰斗,被譽為“布衣將軍”。

1937年馮玉祥將軍第二次回到故鄉45天,大部分時間住在竹柯村。他捐資為百姓興修水壩、興辦敬老會、植樹造林、修橋鋪路、創辦園山學校等許多值得紀念的好事。1946年赴美國考察水利。1948年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回國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工作,9月1日途經黑海,因輪船失火遇難。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將他的骨灰安葬于泰山之麓。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書贈挽聯,郭沫若為墓碑題字。

“縱橫世事舒豪氣叱咤風云壯布衣”,這是馮將軍舊居門楣兩旁的一幅對聯。對聯充分表達了人們對“布衣將軍”的敬仰和緬懷。1989年當地政府對馮玉祥故居進行了一次全面的維修,又從民間征集了馮將軍原故居部分散失的文物。舊居院內佇立著一尊花崗石質地的馮玉祥將軍的全身立式雕塑,兩旁松柏的映襯下更顯示出將軍的威武不屈的神采。在展館里陳列了120多幅將軍生前的珍貴圖片和使用過的木床、長方書桌、木椅、木方桌等實物,每年到此參觀的中、小學生絡繹不絕。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范圍:舊居(含住房和會客室)四周墻基外,東、南、西、北各3米。

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15米至王保禮住房,南40米至巢(湖)柘(皋)公路,西35米至水塘,北50米。

馮玉祥(1882~1948)原名基善,字煥章。原籍安徽巢湖,生于河北青縣興濟鎮,清光緒十年(1884)隨父到保定,自幼在保定東郊西康各莊村長大。少時家貧,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入保定五營當兵,光緒二十八年(1902)改投武衛右軍,歷任哨長、隊官、管帶等職。宣統三年(1911)武昌起義爆發后,曾與王金銘、施從云等在灤州舉兵響應,失敗后被革職,褫解保定。后參…… 馮玉祥詳細信息++

竹柯村:竹柯居委會位于巢湖市北大門,境內有合巢蕪高速公路、巢柘路(312省道),交通便捷。全村現有人口4560人,面積約有25平方公里,有25個自然村,其中竹柯村、萬山埠為新農村示范村。村境內有夏閣鎮工業集中區,目前已有20多個企業建成投產,該村有300多名村民在企業上班。 …… 竹柯村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安徽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徽名人館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亚洲无线码字幕乱码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 在线三级a精品 | 中文字幕aⅴ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