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山洞位于無為西南蜀山鎮境內的下泊山,距縣城38公里,地處無為、廬江、巢湖交界處,軍二公路橫亙山下,交通十分便利。
泊山洞是形成于億萬千萬年前的古老的石灰巖溶洞,奇景秀色,鬼斧神工,被子人們譽為“江淮獨秀”。全洞庭湖面積約定4000平方米,游程長城500余米,共有三層,分18大景區,86個景點,洞道高低起伏,幽邃曲折,時而狹窄崎嶇,時而宏大開闊,洞庭湖中的鐘乳石千姿百態,晶瑩剔透,若人物佛像,似飛禽走獸,且洞中有洞、有山、有水,洞內冬暖夏涼,四季如春,進洞游覽,可一睹泊山洞大佛、龍王宮、靈霄寶殿、黃姑出嫁、鱷魚汲水、眾仙祝壽、泊山龍潭等名勝,尤其是洞中的石枝、石旗、石花、石鵝管精美絕綸。
據《徐霞客游記》記載,泊山因在白湖之畔,常有來往船只在此停靠,故稱下泊山。洞分上中下3層,總面積4000 平方米,洞深500多米,洞道高低起伏,幽邃曲折,時而狹窄崎嶇,時而宏大開闊,移步換景,有18個景區、86個景點。洞中鐘乳石光怪陸離,如玉佛、如龍蛟、如獅、如虎、如龜、如魚,形狀各異。石花、石枝潔白美麗,石柱、石旗晶瑩剔透,堪稱絕妙。石形黃姑出嫁,使這座水晶宮格外迷人。傳說黃姑是黃巢的侄女,她文武雙全,曾帶兵來此扎寨,與軍師李俊儒舉行婚禮。洞壁上"喜"字、"壽"字依稀可辨,梳妝臺上的攻瑰花、化妝品,是女兵們祝賀的禮物,洞房中的一只壽龜,似在道賀。無獨有偶,洞外山上的慈姑廟相傳是為紀念黃巢侄女黃姑而建,香煙繚繞,游人不絕。這也是洞西的無為黃姑鎮名字的由來。1996年,洞側新建了一座"泊山寺"。
蜀山鎮:蜀山鎮位于無為西南部,西與廬江縣白湖鎮相鄰,東與泉塘鎮一脈相連,北與巢湖毗鄰,南與洪巷鄉、鶴毛鄉隔水相望。蜀山鎮距縣城35公里,到長江碼頭18公里,省道軍二路穿鎮而過,且三縣交界。全鎮有山有圩,鎮西北以丘陵山地為主,地勢呈西高東低,山脈相連,綿綿不斷。東南地勢平坦,絕大多數為圩區。全鎮人口6.7萬人,總面積128.89平方公里,下轄14個建制村,3個社區,耕…… 蜀山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