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舊城位于滄州市滄縣東南20千米舊州鎮東關村西、北關村南。城址周長7345米,面積約430萬平方米。
現存的舊城為宋代城池。該城址因形似臥牛,又稱臥牛城。城墻基寬約30~40米,城墻西、南兩面保存較好,西門甕城依稀可辨。西南兩面城墻存有斷墻五段,北面有兩段,各段長500~1000米,高15~85米,基寬8~53米,頂寬15~19米。舊城址內文化遺存豐富,現存文物點有鐵獅子、鐵錢庫、密云寺碑、毛公甘泉古井。出土文物有石雕伏獅一件,白釉點褐彩兔等瓷人獸26件,還發現有石堆等和戰爭有關的遺物。
滄州舊城始于西漢,興盛于唐宋,衰落于明代,曾作為唐、宋、元、明四代州治。據《滄州志》記載,該城唐貞觀中(627~649年)增筑,宋熙寧初(1068~1077年)重修。滄州舊城遺址及其文化遺存為研究中國古代城市發展史,特別是古代城市的選址
與布局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舊州鎮:舊州鎮位于滄縣縣政府東南偏北17公里處,是一個區域性中心鎮,轄14個行政村,鎮域面積79.1平方公里,總人口4.5萬,舊州鎮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改革發展重點鎮”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確定的“第一批發展改革試點小城鎮”。2014年又被住建部、國家發改委等七部委聯合列入“全國重點鎮名單”。舊州鎮是享譽海內外的國寶——滄州鐵獅子、大港油田主采區、古滄州旅游開發區和…… 舊州鎮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