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磐石辦公舊址原是附近幾個村子的聯村私塾,當地百姓稱其為后學堂,系本村地主張萬生牽頭于上個世紀20年代修建。影壁為一幅小型磚雕,雕刻圖案是梅花鹿、仙鶴和梧桐樹,意喻“鶴鹿同福”。二門兩側門柱最上端是青天白日旗,兩側分別是孫中山頭像,下側則是當時很少見到的電燈以及民國初軍人像。再往下則是大門兩側常見的獅頭虎頭石雕,極具民國初期特征。
土改斗時期,該私家學堂被沒收,翻身貧農張效的一家人搬進居住。當人民日報社剛到河西村的時候,當地群眾本著最好的房子給報社住的心理,張效的一家十幾口人硬是擠出一間上西屋給張磐石家人居住。在這里,張磐石的愛人王定坤同志生下了他們的小兒子二牛。該舊址展覽主要有《鉛火青春——紅色新聞人與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