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熊祠位于自貢市富順縣富世鎮西湖社區西湖路坐東向西。建于清代,占地面積145平方米,為紀念富順明代才子晏鐸、熊過而建。整體結構為穿斗式木結構,單檐歇山式小青瓦屋面,建造規整、木雕精細,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對于研究富順明、清人文歷史及建筑特色具有較高的史料實物價值。
“富順才子內江官”,是四川社會的一句口頭禪,一直流傳到現在。宋代,富順雖有六十多名進士,不是著名的“才子”,只有不是進士的薛翁和李見,但在《易經》的研究上卻有所成就。到了明代,教育普及,文風大熾,不但在科舉考試中顯示了人才的優勢,而且涌現了一批有成就、有影響的學者。“明初,富順有晏鐸、李本領路,繼之有熊過、熊敦樸,后有楊述中、楊過程、熊師旦發揚光大”,組成了富順的知識星群,在星群中有兩顆光芒耀目的明星,就是晏鐸、熊過,他們在全國獲得了“才子”的稱號。
晏鐸,字振之,鄉舉,入國學,祭酒胡儼重之,選入內閣讀書。永樂戊戌年(1418年)登進士,選翰林庶吉士。授福建道御史,巡按兩畿山東,所至有聲。坐言事謫上高典史。興學校,抑豪奸。鄰境寇亂,官兵不能制,鐸承繳擒捕之。歸所掠者于民,境內遂安。著增孝經,小學周易,參同契解陰符經并青云集等書。與劉溥、湯胤勣、蘇平、蘇正、沈愚、王淮、鄒亮、蔣忠、王貞慶、劉溥并稱“景泰十才子。
晏熊祠2016年被列為富順縣文物保護單位,已被列為自貢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自貢市富順縣富世鎮西湖社區西湖路老縣委大院內
晏鐸(生卒年不詳),字振之,富順縣人。明成祖永樂九年(1411年)中鄉舉,入國子監。永樂十六年(1418年)考中進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授監察御史,以言事貶謫上高典史。任中,舉辦學校,抑制豪強,查究奸宄,政績突出。晏鐸學識淵博,著有《增注孝經》《小學》《青云集》等,與劉溥、湯允勣等并稱“景泰十才子”。…… 晏鐸詳細信息++
熊過,自貢富順縣人,明朝“西蜀四大家”、“嘉靖八才子”之一。明朝嘉靖八年(1529)年進士,翰林院庶吉士,累官禮部祠祭郎中。因議論朝政得罪皇帝,被罷官流放云南。復削職為民,卒于家。 工詩文,與內江趙貞吉、新都楊慎、南充任瀚合稱明代“西蜀四大家”。又與陳束、王慎中、唐順之、趙時春、任瀚、李開先、呂高號稱“嘉靖八才子”。著《南沙文集》被收入《四庫全書總錄》…… 熊過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10748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