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鳴巖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位于和政縣城南23公里處的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距蘭州市110公里,距臨夏市45公里康臨高速下接臨康和二級公路直達景區,交通十分便利。景區頂峰海拔2736米,總面積33平方公里。景區與太子山逶迤相連,小峽河奔騰于峽谷之間,青峰接云,古松參天,四季云霧繚繞,終年流水潺潺;每當山風勁吹,松鳴石壁,似千軍萬馬奔騰于峽谷之中,經久不息,松濤聲震蕩峽谷,故名“松鳴巖”。
另外,松鳴巖景區景點還有:幽寺鐘聲、拜殿秀色、大殿雄姿、松鳴飛瀑、百鳥朝鳳、小康之家、鴛鴦湖、松鳴塔、夫妻樹等。松鳴巖國家森林公園是臨夏州最大的一片原始森林,這里的古松千奇百怪,各具風姿,有的如孔雀開屏,有的似掠鷹騰起,還有狀似葫蘆的葫蘆松、獨松迎客的迎客松、凄美感人的同心松、虬根交錯的“群龍赴會”、通根相擁的連理松;更有那令人頓悟禪理的千佛手,雍容富貴的華蓋千年,高聳入云、挺拔傲立的擎天柱等奇異景觀。景區內云杉、冷杉、馬尾松遍布山野,古樹參天,四季蒼翠,故有“須彌翠色”之景名,列“寧河八景”之首。陽春三月,這里鳥語花香,流水潺潺;炎炎夏日,這里綠蔭濃濃,涼風習習;金秋十月,這里漫山紅遍,層林盡染;寒冬臘月,這里雪山青松,相映成輝!
據文獻記載,松鳴巖佛寺初建于明永樂二年——正統二年(1404-1437年),河州都督劉昭自捐奉銀并倡導民眾捐資創修,至清同治年間,先后建起大殿、二殿、三殿、玉皇閣、圣母宮、南無臺及西方頂等處的殿宇,以后大多毀于戰亂,到民國十八年(1929年)建縣時無一保存。1985年,隨著宗教政策的落實,當地群眾又捐資出力在原址上重建了大殿、獨崗寺、山門、玉皇閣、娘娘殿等古典建筑,佛事活動隨之日盛。并且這些建筑上面液充分展示了現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河州木雕和彩繪的獨特魅力。原甘南農民起義領導人之一革命烈士——肋巴佛曾在松鳴巖坐床剃度。近年來,臨夏州委、州政府將松鳴巖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松鳴巖國家森林公園內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已查明的野生動物有藍馬雞、紅腹錦雞、淡腹雪雞、野雉、四不象、鹿等珍稀動物;查明的喬木、灌木有200余種,野生花木174種,野生藥材205種,有一定經濟觀賞價值的野生果品類10余種。豐富的植物資源使景區四季變化分明,景觀豐富多彩。因此,松鳴巖便有了“綠色植物王國”之美稱。
和政是中國“花兒”的傳承基地,松鳴巖是河州“花兒”的發祥地,每當野牡丹遍山開放時,各地游人和花兒歌手云集于此,競展歌喉,唱“牡丹”,漫“少年”,“龍華盛會”因此得名。清人祁奎元有詩贊曰:“我亦龍華游盛會,牡丹歌罷獨徘徊。”松鳴巖花兒會,俗稱“四月八花兒會”。始于明代成化年間,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每年農歷四月二十六日至四月二十八日,各地群眾前往松鳴巖,舉行盛大的龍華盛會。四月二十八日是花兒會的高潮,故松鳴巖俗稱“四月八”。“老僧新開浴佛會,八千游女唱牡丹”是對松鳴巖花兒會盛大場面的真實寫照。2007年我縣民間花兒歌手馬金山被國家文化部授予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松鳴巖花兒)傳承人稱號。
松鳴巖景區1992年被國家林業部命名為國家森林公園,2000年被甘肅省政府命名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4年10月被中國民協確定為中國花兒傳承基地,“松鳴巖花兒會”2005年12月被國家文化部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5年12月松鳴巖又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地址: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南25公里處的太子山林區
類型:森林山
等級:AAAA
游玩時間:建議3-4小時
電話:0930-5580381
官方網站:http://www.smygjslgy.com/
開放時間:
8:30-16:30
門票信息:
門市價: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