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馬橋,又名印馬橋,位于橫林鎮古運河南岸的楊歧村。楊歧村村北即為印馬河,飲馬橋東西橫跨在印馬河上。飲馬橋南約10米南即為楊歧排澇站。
飲馬橋是一座獨孔平板石橋,橋全長13.8米,寬1.8米。橋面用三塊金山石質條石鋪設而成,橋基為青磚、條石混筑。兩側橋堍原為階梯,現在已用水泥鋪平。橋側鐫刻“飲馬橋”三個楷體大字,字體結體嚴整,骨力道健,每字外加圓框裝飾。
據當地史料記載,飲馬橋始建于宋代,元至正年間(1325—1368)重建,清嘉慶十四年(1809)再次重建。飲馬橋傳說與北宋時期抗金名將岳飛有關。南宋紹興十年(1140),岳飛帶領岳家軍在與金人作戰中屢戰屢勝,收復大片失地。宋高宗卻被奸臣所惑,連發十二道金牌將岳飛召回朝中。岳飛回臨安途中,經過常州東門外的橫林鎮,并在此駐扎修整。岳家軍在楊岐村外河邊飲馬,河邊留下馬蹄印,因此命名為“印馬河”,河上小橋也被稱為“印馬橋”或“飲馬橋”,以表達對民族英雄岳飛的追念。
2012年2月,常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公布其為常州市不可移動文物。
地址:常州市武進區橫林鎮古運河南岸的楊歧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