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壩橋位于常州市武進區禮嘉鎮陸莊村的下壩橋自然村。下壩橋村外河道名為“周陳河”,當地村民稱為“西流溝”。河上有東西走向的石橋,從村名稱為“下壩橋”。據當地《周陳王氏宗譜》中曾有關于下壩橋的記載:清同治年間,下壩橋傾圮,當地村民在王秉均的倡議下集資捐款修橋。最后錢款仍有不足,王秉均瞞下眾人,自己出資將錢款補足。在他多方努力之下,下壩橋終于修建竣工。這段記載證明至少在清同治年間(1862—1875),下壩橋應已建好,距今至少已有一百四十年的歷史了。
下壩橋是一座兩墩三孔平板石橋,橋全長22米,寬2.8米。原橋面用麻石質石條鋪成,橋墩用石塊砌成上小下大的梯形,以增強橋的承重力。1942年,村民集資重建,橋面上加鋪水泥路面,橋墩采用灌漿加固,橋面兩側還加修水泥封閉護欄,減少安全隱患,保障行人、車輛通行安全。橋側用紅色顏料書寫“下壩橋”三字,均為楷體,蒼勁有力。
2012年2月,常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公布其為常州市不可移動文物。
地址:常州市武進區禮嘉鎮陸莊村的下壩橋自然村
禮嘉鎮:武進市轄鎮。常州市主要商品糧基地。全國有名的“雨衣之鄉”。1993年撤鄉設禮嘉鎮。位于市境東南部,距常州市15公里,距滬寧高速公路15公里。面積22平方公里,人口近2萬。北通京杭大運河,南通太湖,永定河穿鎮而過,禮坂公路緊靠鎮區西側。轄新路、新生、于家、秦巷、漁池、興隆、孫覿、建東、溝東、陸莊、貝莊、禮嘉、西儀、毛家、高樹15個村委會和禮嘉鎮1個居委會。盛行…… 禮嘉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