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楊橋位于常州市武進區前黃鎮原漕橋楊橋古街的楊橋浜(又名張仙浜)上,是一座單孔石拱橋,原名楊橋,當地俗稱為“月亮橋”。楊橋此橋原來是連接陽湖、宜興兩縣之間的重要通道,橋下的河東通太湖,西接滆湖,成了旅游觀光的好通道。古有“介宜陽之邑,通南北之衢”之稱,在歷史上曾作為鎮的名稱。史書中記載,楊橋始于南宋,興于元明,鼎盛于清末民初。元末明初已成為江南行省常州府的重鎮,它東西分別通達常州府的太湖和滆湖,以及鎮江府的金壇縣,是北上常州府城、南下宜興縣城及浙江湖州府城的必經之地。南楊橋始建于元末明初,起始是用大楊樹建成的木橋,所以起名南楊橋。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修,清道光六年(1826)頹然傾圮,影響兩地交通。第二年,兩邑民眾共商重建事宜。由蔣德裕倡導,督學祝觀祿相助,民眾紛紛捐款參修。道光八年(1828)春修建告竣,立《重建楊橋碑記》刻石。2008年2月26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南楊橋所在的楊橋老街被公布為第二批常州市歷史文化街區。2013年9月5日住建部、文化部、財政部聯合公布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915個,南楊橋古街村名列其中。
地址: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前黃鎮楊橋村老街1號旁
前黃鎮:前黃,位于常州市南郊,距武進新城區8公里,東鄰無錫國家旅游度假區,南離陶都宜興15公里,是太湖與滆湖間的中心地帶,境內有省級公里211線,-連線新長鐵路,交通干道武宜公路,蘇南主流錫溧運河,距正在建筑中的錫宜高速公路和沿江高速公路的道口均3公里。亞洲最大的換流站座落在境內……。 前黃鎮有18個行政村、2個居民委員會。在鎮人口超4萬,總面積50.1平方…… 前黃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