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戶鎮新石器至漢代遺址群位于江蘇省邳州市最北部,距離邳州市55公里。四戶鎮屬黃淮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平均高程在31m,自北向南微傾。四戶鎮保存著許多新石器時期至漢代的遺址,是徐州地區古村落分布最為集中的地區。除大墩子遺址外,四戶鎮竹園村的東小墩遺(320382-0007),1962 年調查發現,面積約2.5 萬平方米,地表遺物有大汶口文化的夾砂、泥質紅陶鑿形鼎足、器蓋罐、石斧、紡輪等,商周時期的夾砂、泥質灰、紅陶甗、鬲、罐殘片等。四戶鎮鳳凰村的鳳凰莊遺址(編號 320382-0008),面積約2.5 萬平方米。遺址距地表0.5 米以下,文化層厚約2 米。上層為商代遺存,下層屬大汶口文化遺存。地表遺物有新石器時代的獸骨、蚌殼、石斧、石鐮等;商代的有灰、紅陶鬲、甗、罐、盆、豆等。四戶鎮董家村的董家灘遺址(編號 320382-0010),面積約為7000 平方米,現高出周圍地面約1 米,地表散見商代的夾砂、泥質紅、灰陶鬲、罐、盆、缽等殘片,以及漢的板瓦、筒瓦等碎片及紅燒土。四戶鎮石羊村的商代石羊遺址(320382-0011),面積約3.5 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2 米。上層為漢建筑遺址,下層為商代遺址。下層商代遺存紅燒土0-現燒過的獸骨、陶鬲等;漢遺存中有大量板瓦、筒瓦片等。四戶鎮石羊村的石羊南灘商-漢遺址(編號 320382-0012),遺址較周圍略高,呈南北條狀,面積約5 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1.5 米,下層為商周遺存,遺物有夾砂或泥質灰陶豆、鬲足、“蟻鼻錢”等。地表為灰土,有大量的漢版、筒瓦等。四戶鎮趙家村的趙家灘漢代遺址(編號 320382-0013),現遺址高出周圍農田地面約1 米,東西長約200 米,南北寬約50 米,文化層厚約1.2 米,有罐、盆、板瓦等陶器碎片散落于地表。
四戶鎮:邳州市轄鎮。1953年屬岔河區,1957年建四戶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87年建四戶鎮。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區35公里。面積79.5平方公里,人口4.7萬。林四、鄒四、四馬公路過境,西河、汶河、紫溝河流經境內。轄四戶、高板橋、杜莊、顧橋、找埠、夏墩、三王莊、趙家、栗家、道口、北竹園、白馬寺、鳳凰莊、溝涯、蘇崗、北桃園、石羊、董塘18個村委會。…… 四戶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