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閣節義碑為民國時期所立,位于徐州市沛縣五段鎮戚閣村(原戚閣小學院內),環境一般,地勢平坦。此地為沛縣東南部,東臨微山湖,屬微山湖泛區,復漲為湖,冬涸為田。系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已形成排灌自如的水網體系。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水陸交通均很便利,自然資源較豐富,種植業以水稻為主,漁產品亦很豐富。有“沛縣麥倉”之譽。此地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春季天干多變;四季分明,冬夏長,春秋短;光照充分,氣候溫和。氣溫和降水年際變化大,四季風向、風力變化很大。院內有幾戶散住居民,南邊是東西水泥路,北面是村莊。戚閣節義碑,青石質,高3.5米、寬0.86米,厚0.36米,額篆“百世流芳”。碑文較清晰,陽刻“銅山戚君翰卿夫婦節義碑”,當時沛縣教育局長撰文,戚君先教書后參軍,立志報國,目睹軍閥同室操戈后憤然回鄉,繼續教書,但君常憂國憂民,精神無常抑郁去世,婦盡解夫意,隨夫仙去。“文革-”期間被破壞,碑體碑陰破損較嚴重,現已被戚氏后人以水泥四柱亭加以保護。文物部門已建議安排家族人管理以免遭到破壞。
五段鎮:沛縣轄鎮。清道光年間山東鄆城、巨野一批災民徙此,分段開墾農田,五段為民團團部駐地,1953年屬銅山縣余莊區,1955年劃歸沛縣張寨區,1957年建五段鄉,1958年改公社,1985年復鄉,1996年建鎮。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18公里。面積56平方公里,人口4.1萬。徐沛、沛五公路從鎮中穿過,京杭運河、順堤河、蘇北堤河、五段河、八段河在境內縱橫交錯。轄七段、…… 五段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