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林紫玉山,有一座元末修建的普魯海牙將軍墓。康熙《路南州志》載:“海牙公生于蒙古,仕元,官至武德將軍,大理路總管,移駐路南,洪武初死國難,贈闬里伯。”“海牙公”即“普魯海牙”,“普魯海牙”為蒙古族古語,意為威武雄壯的猛士。
明洪武十四年,普魯海牙將軍戰死,其家人改姓楊,世居路南(今石林縣)。至萬歷年間,其八世孫楊以成由貢生授貴陽通判,理畢節衛事,在任期間多次調停爭端,平復叛亂,在《楊忠節公傳》中記載:“公居鄉仁惠,如買棺掩骨、散粟濟貧等事,鄉黨至今稱之。”天啟年間,叛軍內外勾結攻陷畢節,曾誘降楊以成:“好男子,從我當不失富貴。”楊以成堅決不降終被殺害,熹宗皇帝“詔賜葬祭建祠坊”,于是在紫玉山腳建起一座“忠節祠”,與普魯海牙將軍墓遙遙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