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中緬邊民大聯歡舊址(小禮堂)(近現代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物,1956年),位于芒市斑色路8號。始建于1953年,建筑面積為801.9平方米,磚混結構,瓦屋頂。呈南北朝向,長方形。面寬15.75米,總長43.5米,正南方有禮堂正門,禮堂兩側設有四個觀眾席入口。小禮堂內分為舞臺區(電影熒幕區)、觀眾席區與電影放映室三個區域,舞臺區后面還有一更衣、化妝室,設有坐席701個,供放映與會議兩用。1963年德宏州人民政府撥款翻修。1979年小禮堂交由縣電影公司管理使用,所有權歸屬潞西縣人民政府。1991年縣電影公司籌資40萬元,將原來的磚木瓦頂換為鋼架鐵皮頂,坐席667個,供會議和放映使用。2007年機構改革,撤銷電影公司。2011年6月17日芒市文物管理所申請獲得小禮堂管理權。2012年5月15日申請公布為德宏州級文保單位,2019年2月公布為云南省第八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5年后,芒市人民政府對小禮堂主體與周邊環境實施修繕與整治,按歷史原貌對小禮堂本體進行修繕加固,恢復了帶有民國西洋特征的磚墻立面與瓦屋面,至2018年5月,小禮堂本體外部修繕已完成,共計投資約78萬元。為更好的紀念和展示我國對外交流的這一重要歷史大事件,打造芒市對外宣傳的一個亮點窗口,芒市文化和旅游局于2019年2月邀請設計施工單位將小禮堂打造為“中緬邊-歡大會紀念館”,對禮堂內部進行第一期恢復建設與展示,積極尋找當時的圖片、文字與影像記錄資料,制作歷史圖片展板14塊、設置電子大屏用于播放中緬邊-歡大會紀錄片,恢復部分歷史桌椅與裝飾,共計投入經費50萬元。
1956年12月在芒市成功舉行的中緬邊-歡大會,是中緬兩國關系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同時也是我國充分利用人民外交,促進國與國之間友好交往的一個成功范例,在世界外交史上也是一個創新。在加強和促進中緬兩國友好關系、推動世界和平方面,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芒市中緬邊民大聯歡舊址(小禮堂)是中緬邊-歡大會期間周總理和緬甸總理參加聯歡活動唯一留存下來的場所,見證了中緬兩國胞波友誼的重要歷史建筑物,以此緬懷一代偉人周恩來總理為中緬友誼所做的偉大功績,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意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