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碚區北溫泉街道金剛碑旁。1938年10月武漢淪陷后,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中國農工民主黨前身)中央機關由武漢遷重慶。為取得比較穩定的經費來源,解放行動委員會提出“發展生產,自給自足”的方針,決定創辦一個經濟機構。1939年,得到中央賑濟委員會的支持,又以救濟戰區難童的方式,獲得鹽務總局贊助,在金剛碑正式建立了“中央賑濟委員會民利制革廠”,并邀請擔任軍事委員會戰地黨政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濟深題寫廠名牌匾。民利制革廠是中國農工民主黨歷史上最早創辦的實業之一,章伯鈞、羅任一、方榮欣等農工黨中央領導人都曾先后擔任過這個廠的經理、廠長或營業部主任。工廠的創辦,為農工黨中央機關提供日常活動經費,保證解放行動委員會基本的經費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為緩解抗戰時期軍需用品短缺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抗戰勝利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