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長沙市 > 長沙縣旅游

楊玉科墓

[移動版] [查看地圖]

楊玉科墓位于果園鎮今古井社區(原高樓村),東鄰新明村,南界春華鎮,西與黃花鎮、田漢社區、楊泗廟社區相通,北與潯龍河村相鄰。楊玉科在云南抗法戰爭中犧牲后,謚武愍,光緒帝下旨在楊玉科長沙故土造墓園,規模達五畝。石人、石馬、石龜分列墳墓兩側。20世紀50年代后,附近修筑河壩、水塘,用了碑石、石人、石馬、臺階等部分構建,今仍能見到。

楊玉科(1838—1885),清朝著名愛國將領。字云階,祖籍長沙縣東鄉高樓村。其祖父楊純修從長沙到云南蘭坪,開采礦藏,攢了一些錢。受“士農工商”排名影響,楊純修覺得還是種地、讀書是正道,便在蘭坪買了些地,做起了農民,楊玉科便出生在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營盤鎮滄東村委會西營村的一個農村家庭。

后家境逐漸破落,其父曾請先生給他,因厭學沒有學成,卻在村里劫富濟貧,至當地富人厭惡,便到較遠的村寨王員外野菔ρб鍘T蓖馕仕�“你是學文還是習武?”楊玉科答:“我愿習武。”于是王員外建議他投軍報國,并贈紋銀三百兩作為盤纏。楊玉科用這些紋銀招兵-,結伴投奔清軍,途中剿了不少悍匪,名聲大振。不久得重用,派他去鎮壓大理城內的反清義軍。楊玉科用計,很快攻占大理城。

光緒十年(1884)八月二十二日,法國侵略者發動“馬尾海戰”,侵占安南(今越南),進犯我國。時任廣東高州鎮總兵提督的楊玉科奉命率廣武軍三營出鎮南關(今友誼關)抗法。他鎮守諒山府屬的觀音橋,設伏三道,痛擊法軍,連戰皆捷,使法軍聞風喪膽。次年(1885)二月,鎮守諒山的清軍西線主將廣西巡撫潘鼎新放棄諒山,逃回鎮南關內,法軍輕易占領了諒山,并重兵北伐。楊玉科在關外作戰,失去后援,遭敵重圍,氣憤地說:“吾百戰余生,今得死所矣!”,仍毫不退縮,與敵軍浴血奮戰,法軍最終敗陣而逃,楊在追擊法軍過程中不幸中炮身亡。

楊玉科曾“開山筑路,興商通貿”和“解囊助教”,光緒三年(1877)捐資在邊遠的蘭坪縣瀾滄江岸創建第一所學校——“滄江書院”,還把自己的府邸捐給當地政府辦學,建立“大理西云書院”,后改為“西云書院”,是滇西最大的書院,今為大理一中。

云南大理留日音樂學者李燮羲號召“人人學當武愍公”的同時,在1907年出版的《云南》雜志第四期上,以劍虹之名,創作出《云南大紀念》歌曲,在紅土高原之上,以萬眾怒吼之聲,為楊玉科將軍唱頌歌,為我中華兒女,為滇軍英勇將士鳴不平。《云南大紀念》歌詞二則曰:

快哉安南役,快哉安南役,殲孤拔,滇軍奏奇績。滇軍真勇絕,宣關圍,四十日,城破在旦夕。斑師詔,真痛惜,到而今,金馬碧雞已非昔。我滇人,我滇人,大紀念,快哉安南役。

壯哉武愍公,壯哉武愍公,鎮南關,為國血流紅。名譽戰死雄,招國魂,誰作主,法路已修通。鐵血外,無主義,競生存,人人當學武愍公。我滇人,我滇人,大紀念,壯哉武愍公。

楊玉科為國捐軀后,朝野震動,清政府追贈楊玉科為“太子少保”,謚號“武愍”,故稱楊玉科將軍為“楊武愍公”,光緒帝三次諭賜祭文,宣付國史館立傳。在大理府和廣西鎮南關建立楊武愍專祠,地方官員四時八節要朝拜。同時下旨在長沙建造楊氏祠堂,面積三畝,上、下兩棟,中設天心,內有五只麻石烏龜,另有高2.2米、寬1米的青石碑,篆刻將軍事跡。祠前有麻石構造的涼亭,一只麻石龜,一塊青石碑。石階均為兩尺多寬的麻石。

楊玉科墓今列為不可移動文物。


>>彭壽松家族墓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欧美日韩亚洲 | 中出国产丝袜熟女 | 制服丝袜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中文在线伊人 | 亚洲一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香港三日本三级少妇三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