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高明亭與道中庸亭都是始建于宋朝,于清康熙年間重建,后毀于兵火。
清康熙年間岳麓書院山長李文熾有《極高明亭》詩:振衣上峰巔,下視人寰小;列宿低芒角,白云相縹緲。
“極高明”是儒家弟子的最高境界,極高明亭地理位置是三個亭子之中最高的,它代表著儒家弟子把中庸的本性作為修養途徑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高大光明。
據歷史記載,南宋朱熹曾為極高明亭題額,因此極高亭至少有近千年的歷史,它也見證了南宋時期以朱熹為代表的湖湘學發源地歷史,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旅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