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連池風景區火燒山抗聯遺址位于黑河市五大連池風景區內的火燒山東側山腳下一片較為平緩的坡地上。
該遺址為長、東西寬不規則形狀。遺址南北長200米、寬20米,面積約4000平方米。該遺址為抗聯第三路軍在此臨時性駐扎地點,所存遺跡本不明顯,又因年代較長,植被生長覆蓋,導致遺址跡象不可見,現為一片茂密的白樺林。1938年10月由張光迪任支隊長、陳雷任政治部主任的東北抗聯第一支隊北征隊伍、第六軍一師六團政治部主任李云峰等支隊在五大連池會師,他們先集中在三池子邊靠耳朵眼湖的魚窩棚,后人稱它為“抗聯窩棚”,等大隊人馬到齊后,直接轉移到旁邊這片森林后面,在火山石中建立宿營地。這里既便于觀察敵情,又距離支援抗聯的老百姓屯子較近。從這里向北,過了幾里地之外的五池子,就連接上朝陽山的根據地。北山是朝陽山抗聯根據地的南大門。在東北抗日游擊戰中,此處發揮著戰略后方和連接山地、平原的橋梁作用。2001年,遺址東側立“露營戰斗遺址”紀念碑,碑體背面刻有124字碑文,詳細記錄了東北抗聯第三路--戰至此,并短暫駐扎的事跡。
2007年6月,五大連池風景區火燒山抗聯遺址被黑河市委、市政府公布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