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丘氏書院位于福建省連城縣東三里的冠豸山上,在冠豸山巍峨險峻的五老峰下,聳立著一座南宋時興建的“丘氏書院”。其左有蓮峰庵以及廟、寨、池、城、塹、云樓、宣武等景觀。書院的門樓為石質結構,古樸大方,門頂前后石匾上鐫刻“進士聯芳”、“叔侄鄉賢”楹幅。工藝精巧,蔚為壯觀。彰顯了冠豸山景區的“書院文化”一大特色。
丘氏書院建在丘鱗、丘方叔侄當年讀書的地方。他倆受教于朱熹的高足楊澹軒先生,得其理學真傳,叔侄先后中進士,一時被人們傳為佳話。丘鱗,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進士,曾任贛州縣尉,為政有廉聲;丘方,南宋寶慶二年(1226年)進士,任寧都丞期間,適逢歉收,饑民四布,丘方捐賑救濟。據記載,此院當年金碧廳堂、丹頂瓊廂,篁竹四植,不亞于仙宮梵剎。“丘氏書院”為丘氏培養了不少人才。隨著歲月的流逝,該書院屢遭兵火,至清朝圮毀,但門樓堅固難摧,巍然獨存。近年來,丘氏裔族重修“丘氏書院”,同時保存了精巧的宋代建筑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