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曾經是一片禿嶺。而今,村委會辦公樓、芒果技術研究培訓中心等漂亮建筑矗立村頭;整齊排列的新村別墅鑲嵌在萬綠叢中;寬闊干凈的水泥路蜿蜒延伸……
這就是仁和區大龍潭彝族鄉混撒拉村,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少數民族村。
混撒拉村以混撒拉水庫為中心,由村委會出資補助農戶,在中心村首批打造出5個農家樂,1處接待山莊,每天接待能力500人。同時,組織實施100戶民族特色風貌民居打造,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新村建設中,混撒拉村依托芒果產業,著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圍繞混撒拉水庫、大生地山坪塘、芒果產業,打造混撒拉山莊、農家樂,建造成產村共融、旅游發展的生態度假區。2012年,混撒拉村鄉村游為當地帶來200萬元的收入。村黨總支打算在基礎設施建設好后,依托芒果產業和自然風光、原生態田園風貌,打造出連片發展、設施完備、特色突出的旅游村莊,讓陽光變財富,將山鄉變樂園。
大龍潭彝族鄉:大龍潭彝族鄉地處金沙江畔,全鄉最高海拔2100米,最低海拔960米,總面積220平方公里,屬南亞熱帶半干旱季風氣候區,全年平均氣溫20.3度,年降雨量800毫米,無霜期350多天,氣候垂直差異大,立體氣候明顯,小氣候也復雜多樣。 主要礦產資源有苴卻硯石,石灰石,粘土等,清代就有民間藝人采石琢硯而得名播京華,名聲海外。宣統元年(1909年)獲巴拿馬國際名硯博…… 大龍潭彝族鄉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