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澤坐落在青浦區西南部,是青浦區最西南的一個鎮。金澤鎮離青浦城區22公里,距上海市中心66公里。北傍淀山湖,東與西岑鎮接壤,西與商塌鎮毗鄰,南靠太浦河與浙江省嘉善縣大舜鎮交界,西循318國道與江蘇吳江市蘆墟鎮接壤。貫穿全鎮有一條南北流向的市河,并有多條支流匯集而來。金澤鎮總面積為2644平方公里,境內湖塘星羅棋布,河港縱橫交叉,是個典型的江南魚米水鄉。金澤鎮歷史悠久,早在公元960年前(宋初)已建鎮,有興于宋、盛于元之說,相傳昔日有穡人獲石如金,故曾取名“金石”,也有此地為水鄉澤國,且盛產魚米賽金,股稱“金澤”。
金澤鎮是上海地區有名的橋鄉,著名書法、篆刻家錢君匋曾為之題寫“金澤古橋甲天下”7個大字。據史料記載,金澤原有“六觀、一塔、十三坊、四十二虹橋”,且有“廟廟有橋,橋橋有廟”之諺,每一座橋梁不僅各有特色,而且都與寺閣庵廟有關。如今絕大部分寺廟已廢,但當年的橋卻風姿猶存。金澤的橋梁非同一般,不僅數量多,而且大多是歷史名橋。至今鎮上還保存著宋元明清所建的七座古橋梁,分別是迎祥橋、祖師橋(如意橋)、放生橋、普濟橋、天王橋、萬安橋與關爺橋(林老橋)。建于宋朝咸淳三年的普濟橋是上海地區最古老的石拱橋。
金澤鎮又是佛教勝地,建于宋朝景定元年的“頤浩禪寺”曾以5048間宏偉建筑名揚江南。故有“雖蘇(州)之承天,杭(州)之靈隱莫匹其偉”之說。現已局部修復,并有趙樸初先生題詞的“頤浩禪寺”,四季香火旺盛。
金澤風情主要體現在香汛和古節上。為使這些香汛、古節內容豐富、場面熱鬧,古鎮形成了許多有趣的“風情”。主要有:堂明是一種奏樂加演唱的組織,創立于金澤,一個堂明通常由十余人組成,吹奏樂器,演唱戲文,增加熱鬧的氣氛;打醮是在夏季舉行的一種特殊的祭奠儀式,用來祭神拜祖;絲竹班是一種民樂演奏組織;田歌是一種原始的演唱藝術,也是一種口頭文學。
金澤特有的土特產有狀元糕、豆腐干和水產。金澤狀元糕色澤金黃,香氣撲鼻,可口香甜;趙家豆腐干肉質細膩,咀嚼有味。金澤是水鄉澤國,江河湖水密布,盛產魚、鰻、蝦、鱉、蟹、鱔;由于水質好,水產品肉嫩鮮美,遠近聞名。
用時參考
一天
交通
乘上太定班線(上海體育館--太陽島)滬青專線、至青浦區青浦鎮,再轉乘青金線(青浦汽車站--金澤)。
上朱線(西區汽車站--朱家角),至青浦區朱家角鎮然后再轉乘青金線(青浦汽車站--金澤)。
滬青平高速公路可直達金澤。
自駕線路:市區--延安路高架--G50滬渝高速公路--金澤出口下。
門票
12元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景點位置
上海青浦區金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