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世東-甲木蘇桑布進京朝見時,乾隆皇帝賜名"法禧寺",因廟宇位于昆都侖河畔,故俗稱昆都侖召,召廟大部分為藏式建筑,依山傍水,以大經堂為中心,輔以數個單位殿宇組成不規整的布局,原有殿宇樓閣27座住房60余棟,占地160多畝,最大建筑體為占地1161平方米的恰克沁獨貢(大雄寶殿)明柱60根,八進81間,整個殿宇金碧輝煌,宏偉磅礴。
正門西側彩繪四大天王及0,殿內有五彩繽紛的佛教故事壁畫,供奉釋加牟尼,多羅菩薩,宗喀巴塑像,天花板上繪聲繪色有動物、龍鳳、花草和大寶云紋等裝飾圖案,其它建筑還有東西-府、黃廟、天主殿、小獨貢,藏經塔、加巴(后勒處)同音廟、小角亭等。廟內深藏文經卷外,還藏有部分蒙古文經卷。
位于包頭昆都區西北烏拉山腳下,始建于清雍正七年(公元1792年),先后經歷20多年才建成。第一世東-甲木蘇桑布進京朝見時,乾隆皇帝賜名"法禧寺",因廟宇位于昆都侖河畔,故俗稱昆都侖召,召廟大部分為藏式建筑,依山傍水,以大經堂為中心,輔以數個單位殿宇組成不規整的布局,原有殿宇樓閣27座住房60余棟,占地160多畝,最大建筑體為占地1161平方米的恰克沁獨貢(大雄寶殿)明柱60根,八進81間,整個殿宇金碧輝煌,宏偉磅礴。
2019年10月7日,昆都侖召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