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云山革命烈士陵園位于昆明市嵩明縣嵩陽鎮山腳居委會靈云山法界寺三天門西南部。原位于縣城東郊漢人屯村后小橫山東南麓。2007年2月,遷至現址。
1950年,新中國成立不久,嵩明縣境內以王茂林、雷發春、孫桂芳等為匪首的一伙敵匪,同云南境內的國民黨殘余勢力、惡霸、地主、反動會道門及社會游離階層,互相勾結,組成股匪,擾亂社會秩序,搶劫商旅,殘害干部群眾,偷襲當地政府,妄圖推翻新生的人民政權。為徹底剿滅敵匪,消除匪患,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第15團某部奉命前來嵩明縣執行剿匪任務。1950年7月14日,部隊前往邵甸執行剿匪任務,在鉆天坡與敵匪遭遇。激戰中,楊德山等八名戰士壯烈犧牲,敵匪倉皇逃遁。其后,在當地政府和群眾的密切配合下,剿匪部隊翻山越嶺,迂回作戰,經小新街荒田、梁王山白龍箐、楊林五龍山等地數次追剿,歷時半年,全殲頑匪。至此,縣境內猖獗一時的敵匪土崩瓦解,徹底拔除了禍根,從而鞏周了社會秩序,安定了人心,使嵩明的減租,退押、反霸以及征糧工作,物資交流等得以順利進行。
為彰顯烈士壯舉,垂其英名,1950年安葬八烈士于嵩陽鎮東北約1.5千米處的小橫山(縣城東郊漢人屯村后小橫山南麓),1967年8月遷葬于縣城北郊大寨山風凰窩南麓,辟為陵園。經1986年、1992年兩次修葺擴建,陵園設施日趨完善。2007年2月,經省市文物部門批準,遷至靈云山公墓。八座烈士墓形制統一,坐西向東,長方形,用花崗巖圍砌,墓前立碑。陵園中部立塔,正面鐫刻“革命烈士紀念碑”。塔座正面鐫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1985年8月20日,縣人民政府將烈陵園公布為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2月,縣委、縣政府將烈士陵園公布為嵩明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信息來源:昆明市委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