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北遺址位于沭陽縣城北15公里,東距老沭河約2公里,現屬淮陰市沭陽縣萬匹鄉萬北村。1987年春南京博物院和淮陰市博物館在沭陽考古普查中發現。遺址范圍高出四周地表約2米,總面積達10萬平方米。
1987年至1988年南京博物院、淮陰市博物館曾對該遺址進行過試掘和兩期正式發掘,揭露面積500平方米。遺址文化堆積較厚,一般達3.5米左右,遺址包括有墓葬和灰坑。按時間階段的變化,該遺址文化堆積自下而上為新石器早期文化遺存、青蓮崗文化、大汶口文化和岳石文化遺存,還有商代晚期墓葬。
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存,放射性碳素斷代并經校正的年代,為距今6540年左右。陶系以桔紅色的泥質陶為主,夾砂陶次之,主要出土器物為泥質陶缽和夾砂陶罐,以釜、罐為主要炊器,以手制為主,生產工具中石器少見,而漁獵用的骨器特別豐富,并有較多的骨針。地層中含有大量的貝殼。
青蓮崗文化遺存包括灰坑和幼兒墓葬,主要出土器物有鼎、壺、缽、罐等,器表盛行刻劃線紋,并伴出較多的內彩陶片,彩飾以水波紋和網狀絲紋為主。該期缺乏石制生產工具而出有大量的骨制生產工具,并含有大量獸骨,經鑒定有糜鹿、梅花鹿、豬、狗等,幼兒墓葬仰身直肢,陪葬內彩陶缽和小口雙耳罐,陶缽覆蓋頭部。
大汶口文化遺存,包括有墓葬,出土陶器有鼎、豆、罐、盆、壺、盉、缽、鬶等,石器有斧、鏟、錛。內部彩繪已不見,僅見外部繪彩陶器。時間上大體為大汶口文化中期花廳期相當。
岳石文化遺存,僅發現于遺址偏東的局部范圍,陶器以夾砂紅褐為主,灰陶次之,主要出土器物為尊、罐、杯、鬲、甗、蘑菇狀鈕蓋等,器物大多輪制,器壁厚、突棱發達。
商代晚期墓葬。皆東西向的豎穴淺坑墓,葬式仰身直肢,頭東向。發現具有腰坑的殉人墓,大多數為單人墓。隨葬品多數墓有銅兵器、生產工具以及陶器。陶器種類有鬲、甗⒐蕖⒍埂ⅢⅤ齲械腦蚓哂薪锨苛業牡胤叫蘊卣鰨話闥孛婊蚴穩切慰袒及浮�
萬北遺址的發現和發掘為探討淮河下游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類型提供了重要資料,并對研究商文化和東夷文化的關系提供了重要線索。
2011年12月19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萬匹鄉:一、概況 萬匹鄉位于沭陽縣東北,地處沂河北岸,距沭陽縣城20公里。東與華沖鎮毗鄰,南與龍廟鎮接壤,西臨賢官鎮,北靠桑墟鎮。距新亞歐大陸東橋頭堡連云港80公里,距機場僅50公里。鄉域面積34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 34994口人。 這里曾是騾馬聚集的圣地,是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源地之一。經南京考古學家證實,早在七千年以前萬匹的土地上就有人類…… 萬匹鄉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