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路橋始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原來叫咸明橋。東西向橫跨在天寧區鄭陸鎮丁塘江上,位于白家墳以西。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重修。清咸豐庚申十年(1860)遭毀后,有前芳基村的蔣慶余等人集資修建。現橋位于和平村的前芳基村西,與青龍華嚴村交界。烏路橋全長26.5米,高約5米,寬4.3米,是一座拱券為聯鎖分節并列砌筑的花崗巖獨拱橋。石橋雖已歷經風雨,如今卻依然是村民進出的主要道路之一。在城市化進程中,它成為丁塘河上碩果僅存的古石橋。
相傳很久以前丁塘河水急難渡,只有飛鳥才能飛過去,鄉人集資造橋起名“鳥路橋”,請當地一名李姓秀才為橋題寫,秀才感覺潤筆費不理想,故意將“鳥”字少掉一點,他本想補筆費又能再撈一筆,誰知建成典禮上一只麻雀正好停留在“烏”字中間,直到鳴炮通船,驚起麻雀,眾人才發現原來“鳥”字少了一點,大家也只能將錯就錯。從此“烏路橋”沿用至今。
翻閱青龍鄉志,對于烏路橋記載模糊,只字片語中只透露出它位于水流湍急的丁塘河上,曾是兵家必爭之地。據《常州戰事》一書記載,太平軍占領常州后,依然與各地團練進行了多次戰斗。1860年5月27日,一支太平軍取道北塘河向無錫進軍,以姚永發為首的豐西、豐東、豐南、豐北、大寧等6鄉團練上萬人在烏路橋襲擊太平軍。
2018年3月25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烏路橋為常州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鄭陸鎮:鄭陸鎮歷史悠久。座落在鎮南三皇廟村的寺墩遺址,經多次發掘出土的大量文物,證實了在5000余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創造了良渚文化的高級階段,并形成了“國家”的雛形 鄭陸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常焦公路、常州大外環線穿境而過;北塘河南通大運河,北通長江;鎮區距滬寧高速公路橫山道口僅4公里,距常州民航機場30公里,南有滬寧鐵路,北有長江常州港…… 鄭陸鎮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闂傚倸鍊峰ù鍥ㄧ珶閸喆浠堢紒瀣儥濞兼牕鈹戦悩宕囶暡闁绘帡绠栭弻鐔虹磼閵忕姵鐏堢紓浣哄缂嶄線寮婚悢琛″亾濞戞瑡缂氶柣顓烆儑缁辨帡顢氶崱娆戞殼闂佸搫琚崝宀勫煡婢舵劖鎯炴い鎰╁焺娴硷拷 QQ闂傚倸鍊烽悞锔锯偓绗涘洤绀冨┑鐘宠壘缁狀垶鏌ㄩ悤鍌涘10748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