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龍川特別支部、縣農民協會舊址位于龍川縣佗城鎮百歲街戴家祠。
受中共廣東區委派遣,1925年10月隨第二次東征回鄉的共產黨人黃覺群、曾培霖等,國民黨人張重耳等10多人,奉命留駐龍川縣城。黃覺群、張重耳以國民黨廣東省黨部特派員身份,從事領導與開展龍川國民革命運動。隨東征軍返鄉的還有曾在法國勤工儉學時“與周恩來同學很知己”的鄒世駿。鄒受周恩來指派,以東征軍總政治部社會科特派員身份回鄉開展工農運動。同年11月黃覺群、黃天澤發展黃日初、楊復生、黃鴻良、黃伯隆、鄧國章、黃自強、陳增翼、羅一如等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在龍川縣城戴家祠創立中共龍川縣特別支部委員會(簡稱中共龍川特支),由黃覺群任特支書記,直屬中共廣東區委領導。龍川特支建立后,相繼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團特別支部,由楊復生任支書。同月,國民黨龍川縣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在縣城召開,大會通過成立縣黨部,與中共龍川特支在戴家祠合署辦公。黃覺群、楊復生、黃天澤(均為共產黨員)、李云山、張重耳等被選為執行委員。東江各屬行政委員公署行政委員周恩來指派鄒世駿、駱汝驤為執行委員,由黃覺群任常委,工人部長、農民部長、婦女部長分別由楊復生、黃天澤、羅一如擔任。在黃覺群等一批共產黨人領導下,工農革命運動迅速在全縣各地開展起來。
1926年5月,龍川縣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在縣城(今佗城)召開,成立了縣農民協會,黃覺群當選為縣農協主席。大革命時期,中共龍川特支和縣農民協會積極開展龍川農-動,名振東江地區,戴家祠是這兩機關的辦公地址。
1986年9月,被龍川縣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佗城鎮:佗城鎮位于龍川縣最南端,至今有2221年的歷史,是廣東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歷來是龍川縣政治、經濟、文化活動重鎮。全鎮總面積218平方公里,下轄17個行政村和1個街道居委會,總人口43218人。2006年全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2.6億元。城歷史悠久,古跡頗多。該鎮農業主要以發展“水產、水果、蔬菜”三大支柱產業為主。自然資源較豐富,同時該也擁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佗城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