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東莞市旅游

黃友亭

[移動版] [查看地圖]

黃友亭坐落在東莞市鳳崗鎮花果山西側。建筑面積17.2平方米,占地面積86平方米。亭由4根鋼筋水泥圓柱支撐,兩柱相距4.15米,亭高5米,亭頂部為深紅色的圓柱體,亭呈四角形,用深紅色的琉璃瓦蓋頂,亭東面橫梁上是由原廣東省省長劉田夫題寫的亭名“黃友亭”。亭子里南北兩側建有水泥澆制的靠背坐椅。亭子地面用花崗巖鋪成,亭中立一黑色石碑。石碑由底座和碑塊組成。底座用花崗巖制成,長1.16米,寬0.59米,高0.58米;碑塊高1.25米,寬0.75米,厚0.21米。碑文由原東江縱隊飛鷹隊長何通撰文,原路東抗日民主政府新三區區長張松鶴書寫,記載了黃友的生平及犧牲經過。

黃友(1927—1944),鳳崗鎮鳳德嶺人。1942年參加抗日游擊隊,任東江縱隊獨立第三中隊(飛鷹隊)班長,在蝦公潭、鳳凰山等戰斗中屢建戰功。1944年7月22日,在掩護主力突圍時壯烈犧牲。戰后,東江縱隊追授黃友“抗日英雄”稱號,將飛鷹隊少年班命名為“黃友模范班”,中共中央軍委又追認黃友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戰斗英雄”、“中共模范黨員”。

1944年7月22日晨,東江縱隊飛鷹隊襲擊日軍平湖據點,歸途中在鳳崗老虎山下與日軍400多人相遇。少年班班長黃友帶領8名戰士掩護中隊主力轉移。日軍用小炮、機-向黃友班狂炸猛掃,一次又一次地發起沖擊。黃友等人被日軍團團圍住,不能突圍。黃友高喊:“同志們,為了掩護主力轉移,我們決不后退一步,就是犧牲了也是光榮的!”黃友和戰友們沉著應戰,用手-、-、手-打退敵人多次沖鋒,打死了10多名日軍。少年班的傷亡也很大。傅天聰、賴志強、李明、尹林等戰士相繼犧牲。身負重傷的黃友把手-埋在地里,把《黨員須知》撕碎也埋進地里。敵人又一次沖過來,黃友扔出最后一顆手-,胸部中-,壯烈殉國,年僅17歲。

鳳德嶺鄉親們把黃友及其戰友的遺體掩埋在老虎山下。1973年,在東莞縣委的關心支持下,鳳崗鎮政府在花果山樹了一塊碑,并把黃友及其戰友的忠骸葬于碑下,但沒有刻名字。1995年,鳳崗鎮政府撥款修建黃友亭。同年7月22日,鳳崗鎮委、鎮政府在花果山隆重舉行黃友亭落成儀式。

鳳崗鎮:鳳崗,古稱塘瀝洞。民國初期,因建鳳崗新圩,才確立鳳崗這個地名。 鳳崗鎮位于東莞市的東南部,北緯22°40′35″,東經114°6′42″。東南西三面,昔日與惠陽、寶安(現為深圳市龍崗、寶安兩區)接壤,北面與本市的塘廈、清溪相連。距東莞市區50多公里。 鳳崗屬丘陵山區,山嶺連綿,東北面地形較高,西南面較低,超過海拔200米高的山嶺有七座,其中位于黃洞村的松…… 鳳崗鎮詳細信息++


>>鳳崗烈士陵園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不 | 亚洲中文精品乱码 | 日本乱码伦视频免费播放 | 天天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国产97综合首页 | 亚洲动漫国产制服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