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興寺座落于中國中部湖南省沅陵縣城西虎溪山的南麓,是一座保留有宋代(公元960~1279年)至清代(公元1644~1911年)建筑風格的佛寺建筑,也是湖南省內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筑群。
龍興寺始建于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以后歷代曾多次修葺。該寺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氣勢宏偉,現存有山門、大雄寶殿、觀音閣等10余處建筑。大雄寶殿是寺內的主體建筑,重檐歇山頂,殿內明間開闊,立有8根直徑達80多厘米的楠木內柱。柱基與礎石之間嵌有鼓狀木枝,石礎呈覆蓮花狀。大殿前還懸掛有明代(公元1368~1644年)書法家董其昌所書的“眼前佛國”匾額。此外,寺內還保存有多處歷代名人留下的遺跡。
龍興寺為研究中國古代建筑、文化等方面,提供寶貴的實物資料。(國家文物局)
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號為108-30號。
沅陵鎮:沅陵鎮東接涼水井鎮,南鄰麻溪鋪鎮,西靠太常鄉,北界二酉鄉,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主要氣候特點表現為:四季分明,熱量充足,雨水集中,嚴寒期短,暑熱期長。鎮內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有金、銅、鐵等多種礦產;境內有漢、滿、回、苗等10多個民族.全鎮現有人口13.5萬,面積218.04平方公里,共轄25個村(居)委會,其中有15個社區居委會…… 沅陵鎮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闂傚倸鍊搁崐宄懊归崶銊х彾闁割偆鍠嗘禒鍫㈢磼鐎n偒鍎ユ繛鍏肩墪閳规垿鎮╁畷鍥舵殹闂佺粯甯$粻鏍蓟閻旇櫣纾奸柕蹇曞У閻忓牏绱撴担鍝勵€撶紓宥勭窔瀵鎮㈢悰鈥充壕婵炴垶鐟$紓姘舵煟椤撶儐鍎戠紒杈ㄥ浮椤㈡岸宕卞▎鎴炴闂備礁鎼悮顐﹀礉瀹€鍕叀濠㈣埖鍔栭幆鐐淬亜閹扳晛鐒哄ù纭锋嫹 QQ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倿閿旈敮鍋撶粭娑樻搐缁€鍐ㄢ攽閻樺疇澹樼紒鐙€鍨堕弻銊╂偆閸屾稑顏�107485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