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旅游

紅色旅游經典景區

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冀魯豫軍區司令部舊址
  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冀魯豫軍區司令部舊址位于清豐縣東南單拐村內。1944年到1945年平原分局和軍區機關及鄧小平帶領的北方局,先后進駐這里。領導八路軍和冀魯豫軍民英勇奮戰,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1943年11月,為了加強冀魯豫與冀南兩區的統一領導,中共中央決定成立冀魯豫分局(平原分局),領導冀南、冀魯豫兩個區黨委。1944年5月11日,冀魯豫和冀南兩區合并,兩個區黨委機關撤銷,各地委(12個)直接由分局領導。合并后的冀魯豫軍區,宋任窮任司令員,黃敬兼政治委員,王宏坤、楊勇任副司令員,-任副政治委員,曹里懷任參謀長,朱光任政治部主任。下轄11個軍分區和水東獨立團。1944年7月黃敬回延安治病后,…[詳細]
周其鑒紀念館
  周其鑒紀念館位于廣寧縣城東其鑒紀念中學內。為緬懷和紀念周其鑒先烈,弘揚其鑒精神,充實革命傳統教育內容,中共廣寧縣委、縣政府在建設其鑒紀念中學的同時,設立周其鑒紀念館。該館于1993年4月落成,館名為原廣東省省長朱森林題寫。紀念館是一座五層高,設計新穎、裝修華麗的大樓,建筑面積1200多平方米。館內開設周其鑒光輝的一生展室,該展室史料翔實,內容豐富,圖文并茂,展出圖片81幅,分四個部分再現了周其鑒光輝的一生。第一部分:追求真理,投身革命,主要介紹周其鑒的家庭背景、出生、求學及踏上革命征途的情況;第二部分:領導廣寧農-動,主要介紹周其鑒創立廣寧農民協會,組建中共廣寧支部,組建農民武裝自衛軍,領導廣…[詳細]
魯南革命烈士陵園
  魯南革命烈士陵園始建于1944年,占地面積約1000余畝,建筑面積約3000平方米,悼念廣場約2600平方米,綠化面積約66萬平方米,陵園內建有紀念碑、紀念亭、烈士碑廊、悼念廣場、烈士墓和魯南革命歷史紀念館等紀念設施。魯南革命烈士陵園分山上、山下兩個部分,山上建有趙镈烈士墓、趙镈烈士紀念碑、“蒼山暴-動”烈士紀念碑、“銀廠慘案”紀念碑、蒼山暴-動司令郭云舫烈士墓、山東軍區八師政治部主任曾明桃烈士墓、北海艦隊政委丁秋生骨灰安放處等,山下陵園內安葬著蘇北、魯南、淮海等歷次戰役中犧牲的3791位烈士的遺骨。魯南革命烈士陵園現為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全省保密教育基地、山東省國防教育基地、臨沂…[詳細]
中共閩清縣委機關駐地暨劉忠瑤故居舊址
  中共閩清縣委機關駐地暨劉忠瑤故居舊址位于閩清縣坂東鎮坂中村佛堂前。1947年8月底,中共閩浙贛區黨委決定加強閩清工作,成立以陳世明為書記、劉忠瑤為組織委員的中共閩清縣委。為了更好地貫徹省委8.28會議精神,盡快打開閩清及閩(清)永(泰)尤(溪)邊工作新局面,陳世明開始組織力量。一方面,從福州地下黨中抽調一部分閩清籍或與閩清關系密切的黨員,如劉忠瑤、鄭一惠、廖懷玉、劉子萍、周天賜等來閩清開展工作,建立閩清農村據點;另一方面,準備在農村平原工作有了初步基礎上,迅速建立山頭武裝基地,開展游擊戰爭。陳世明向林汝南及區黨委推薦抽調熟悉閩清山頭情況、武裝斗爭經驗豐富的閩中游擊隊骨干劉志德再回閩清工作。9月…[詳細]
箭廠河革命舊址群
  箭廠河鄉位于鄂豫兩省的結合部,與湖北省紅安縣毗鄰,距縣城12公里,鄉政府駐箭廠河。箭廠河清朝以前名叫百步樁,因過河無橋,豎石樁90余個,故得名。清初,該鄉王大屋有個名叫王學舉的明末武進士,聯名周圍武舉18人共同抗清,在此練兵,設廠造箭,因此取名箭廠河。箭廠河是鄂豫皖工農革命的發祥地之一,是鄂豫邊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地帶,在這塊血腥苦雨的土地上,發生過艱苦卓絕、可歌可泣、可敬可佩的斗爭史實,以吳煥先、程儒香、肖國清、程懷天等為代表的一代英雄兒女,同敵人浴血奮戰,他們無私無畏,頑強斗爭,把自己年輕的生命奉獻給了黨和人民,把自己的鮮血灑在了與敵人斗爭的戰場上。1927年,農民赤衛隊長共產黨員程儒香,不幸…[詳細]
紅一方面軍總前委、總司令部舊址暨毛澤東、朱德舊居
  紅一方面軍總前委、總司令部舊址暨毛澤東、朱德舊居位于建寧縣溪口鎮溪口社區溪口街49號。1931年5月16日至31日,毛澤東、朱德率領紅一方面軍采取“誘敵深入”、“避強打弱,在運動戰中殲滅敵人”的方針,自江西富田一路向東橫掃700里至福建建寧,取得白云山戰斗、白沙戰斗、中村戰斗、廣昌戰斗、建寧戰斗五戰五捷,殲敵3萬余人,繳-2萬余支的輝煌勝利,痛快淋漓地粉碎了國民黨軍的第二次“圍剿”。1931年5月31日,毛澤東、朱德率領紅一方面軍擊潰建寧守敵劉和鼎部第56師7000余人,解放了建寧城,徹底粉碎了蔣介石發動的對中央蘇區的第二次“圍剿”。當晚,朱德總司令、毛澤東總政委率領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總前委…[詳細]
曲靖三元宮“紅軍長征過曲靖”紀念園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西城街道西山社區下西山居民小組。1935年4月23日,中央紅軍由貴州進入云南境內,27日,紅軍先頭部隊推進至離曲靖西山三元宮約1千米的關下村時,截獲了國民黨云南省主席龍云派往貴州的一輛軍車,繳獲了二十余份云南-和云南白藥、宣威火腿、普洱名茶等物品。當天下午,紅軍總部宿營三元宮。在此,朱德總司令先后向一、三、五軍團-發出《我野戰司令部已抵曲靖西宿營》《關于各軍團二十八日行動部署》兩份電文。當晚,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在西山三元宮召開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張聞天、王稼祥、博古、陳云、李富春等中央領導,中央軍委縱隊作戰科參謀孔石泉、王輝、呂黎平以及第二局局…[詳細]
北伐戰爭紀念館
  北伐戰爭紀念館位于廣東韶關市區帽子峰北坡,2008年10月開工建設,經過近兩年的籌建于2010年6月29日正式落成,館藏大量孫中山先生及北伐戰爭時期文物實物以及歷史圖片,于7月1日正式向廣大市民與游客免費開放。該紀念館是廣東首座北伐戰爭紀念館,占地總面積近1.2萬平方米。主館是一幢主體為鋼筋混凝土框架二層,外墻為仿古青磚清水墻砌筑。建筑物為二層西式四合院磚木結構樓房,坐北朝南,內設方形天井,南北樓設有樓梯與二樓相通,上下兩層四周均有走廊為通道。主館占地面積1750平方米,建筑面積2966平方米,主體高為12.32米,總投資為899.92萬元。館前一座由中山市政府捐獻的孫中山銅像莊嚴肅穆地矗立于…[詳細]
沙洲壩革命舊址群
  沙洲壩革命舊址群位于江西瑞金市城西5公里的的沙洲壩鎮境內。1933年1月,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少共中央局、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央執行局等領導機關,從上海遷來瑞金,駐扎在沙洲壩,直至次年7月。舊址群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馳名中外的紅井就座落在這里。幾十個國家部委在此修復了其前身舊址并建立了本系統的的全國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雷光熙烈士故居
  雷光熙烈士故居位于莆田市城廂區常太鎮渡里村畬角里自然村。雷光熙(1915—1941),曾用名雷音,畬族。其父雷覺蒼是傾向進步的民軍營長,北伐戰爭結束后,莆田民軍被國民黨軍林繼增部收編,雷覺蒼在國民黨地方--中被枉殺。面對家庭突遭的厄運,雷光熙十分悲憤,深感社會黑暗,遂中斷學習回鄉繼承家業。1934年9月間,王于潔回到莆田重建中共莆田中心縣委后,派陳建新到常太做雷光熙思想工作。雷光熙對共產黨振興民族的作為深有好感,表示堅決投身革命,并主動獻出家里所藏的3挺輕機-、9支-、1支駁殼-及-、手-數箱。于是,黨組織用這些武器在常太建立一支游擊隊。在斗爭中,雷光熙從一個普通學生逐漸成長為英勇善戰的游擊隊…[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永久在线免费看AV的网站 | 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 | 先峰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 精品免费人成视久久久 |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精品视频99 | 亚洲系列一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