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旅游

紅色旅游經典景區

沈遐熙革命紀念館
  沈遐熙革命紀念館位于張家川鎮人民東路8號民族博物館4樓,建筑面積748.3平方米,使用面積675平方米,是一座以收藏、宣傳、教育、陳列紅色革命歷史文物為主的綜合性紀念館。展覽分為“隴原曙光”“出生入死”“星火燎原”“迎接解放”“情滿故鄉”“阿陽遺韻”六部分,全方位展示了以沈遐熙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在張家川領導回漢人民進行抗日救亡和爭取人民解放的英勇奮斗歷程和突出歷史貢獻,真實而全面地展示了張家川獨具特色的紅色革命歷史畫卷。沈遐熙,回族,1921年3月生于上海市,祖籍江蘇南京。1938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其后沈遐熙被黨組織派到中共西北工委工作。1940年正月,按黨組織指示,沈遐熙在曲子縣三岔鎮開…[詳細]
南湖革命紀念館
  南湖革命紀念館,為了紀念“一大”在南湖勝利閉幕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管理好“一大”嘉興南湖會址,1960年,在黨中央和浙江省委的直接關懷下,南湖革命紀念館成立了。建館之初,館址設在湖心島。1992年中國改革開放轉型后,南湖成為旅游風景區。2006年建立新館。1991年7月,建黨七十周年前夕,一座由嘉興人民捐款350萬元興建的南湖革命紀念館在南湖東岸拔地而起。這是一座既有民族風格又有時代精神的現代建筑。步入紀念館廣場,一面長約3-4米的鮮紅黨旗鑲在西南側的墻壁上,廣場四周筑有四個火炬形花壇,中心4個小花壇向心而抱,數千朵盛開的紅花將廣場映襯得異常燦爛。站在廣場仰望紀念館,只見寓意新中國度過42級臺階…[詳細]
韶山烈士陵園
  韶山烈士陵園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韶山鄉花園村天鵝山,總面積10.8公頃,坐南朝北,與火車站毛澤東塑像相呼應。是為緬懷韶山革命英烈而興建的永久性烈士紀念建筑物,也是湖南省紀念毛澤東誕生100周年的獻禮項目之一。1993年12月25日竣工開放。陵園門樓前設正三角形門標,正面鑲有原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王首道題寫的“韶山烈士陵園”六個貼金大字。陵園門樓整體為仿花環形,中間兩根方門柱有如花環上的挽杖,頂上是一個花環式門徽。門上日月星及云紋圖案,意喻烈士英靈永垂不朽,革命事業云蒸霞蔚,千秋萬代,與天地永恒。門樓中部高19.93米,邊柱高12米,門總寬26米,寓意1993年12月26日,毛澤東同志百周年誕辰紀念…[詳細]
昆侖關戰役舊址
  昆侖關位于廣西南寧市興寧區與賓陽縣交界處即昆侖鎮所在地北4公里,距南寧市59公里。昆侖關為大明山余脈,海拔約300米。1939年11月15日,日軍派出其第五師團、臺灣混成旅團等大批步、騎兵和海軍陸戰隊在欽州灣防城縣附近強行登陸。昆侖關戰役舊址,除古關樓、昆侖古道等古代遺跡之外,主要包括“陸軍第五軍昆侖關戰役陣亡將士墓園”中的南、北門牌坊、陸軍第五軍昆侖關戰役陣亡將士紀念塔、抗日將士公墓、抗戰碑亭等紀念建筑物,以及昆侖關地區如賓陽縣境內的“昆侖關戰役指揮部”、邕寧區昆侖鎮境內的“昆侖關戰役日軍第十二旅團團長中村正雄少將被擊斃處”和金龍山、仙女山、-嶺、羅塘南、同興堡、石家隘以及441、660、6…[詳細]
湯原縣抗聯遺址
  湯原縣抗聯遺址抗聯遺址位于大亮子河公園東部,著名的抗日將領趙尚志、李兆鱗、馮仲云、夏云階、陳雷曾經在這里戰斗生活過。這里是東北抗聯六軍軍部機關所在地,也是三軍、六軍主要的休整、后勤補給及作訓基地。1979年7月,湯原縣亮子河林場工人發現抗聯六軍所屬的軍械修配所遺址,該遺址分布在一處山泉東南側的山梁上,遺址有南北兩座房基(原系木楞房屋)。1987年11月,林業作業中,在亮子河林場東南發現抗聯六軍軍部遺址,面積1500平方米,有抗聯軍政干部學校、醫院、校軍場等。2004年,在湯原縣團結林場西南,綠野仙舟度假村南2公里吉興溝確定為東北反日聯合軍政擴大會議會址。1936年春,抗聯六軍成立,1936年秋…[詳細]
毛澤東才溪鄉調查紀念館
  毛澤東才溪鄉調查紀念館成立于1958年,占地面積15470m2,以革命舊址為原狀陳列宣傳毛澤東在才溪革命實踐活動的專題紀念館,有館藏品1100余件,包括兩處毛澤東才溪調查會址(才溪區蘇維埃政府、區工會)和兩處革命舊址(光榮亭、列寧臺)以及才溪“九軍十八師”陳列室,是典型的前方后圓客家民居。毛澤東才溪鄉調查陳列室共10個展廳,展線長350米毛澤東曾三次到才溪鄉開展調查,1933年11月下旬,毛澤東同志帶領中央通訊排的警衛戰士,第三次來到才溪進行廣泛的社會調查。此次到才溪,是處在第五次反圍剿、反--斗爭的時候。當時,黨內王明左傾錯誤路線給中國革命事業造成越來越大的損失,革命處于緊要關頭。為了挽救中…[詳細]
魯西南戰役指揮部舊址紀念館
  魯西南戰役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創建于2009年5月,是以魯西南戰役為歷史背景興建的一處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由中央軍委原副主席-親筆題寫館名。紀念館座落在鄆城縣城東區宋江河東岸,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紀念館占地面積56000平方米,規劃投資4134萬元,建筑面積9600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7000平方米的主展廳、800平方米副展廳、30米高革命烈士紀念塔、5000平方米紀念廣場、6000平方米景觀區、國防教育區和烈士墓區等。目前紀念館院內陳列有一架強5戰機,一輛59式坦克,兩門122mm口徑火炮。主展廳藏有大量珍貴歷史圖片和戰爭遺物,陳列文物為魯西南戰役和中共鄆城黨史有關文物,藏品…[詳細]
廣西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
  廣西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原名北帝巖,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蘭縣武篆巴學村,分別距縣城、武篆鎮38公里和4公里,是個天然石洞,洞口寬64米,洞高43米,縱深137米,洞內寬敞明亮,干燥平坦,可容納數千人。1922年3月,韋拔群在此組織革命同盟,發表《敬告同胞書》,1925年9月,韋拔群、陳伯民等在洞內開辦東蘭第一屆農民運動講習所, 1930年2月,紅七軍軍長張云逸來到武篆,認為韋拔群在北帝巖宣傳了馬列主義,提議改名為“列寧巖”。1962年6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定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稱為“廣西東蘭第一屆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1977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撥款修繕列寧巖,依照1925年的原貌進行修…[詳細]
泰安革命烈士陵園
  泰安革命烈士陵園坐落于泰山南麓、金山之陽,始建于一九五三年,有特色青磚墓500座,大型花崗巖墓14座,占地80余畝,一九八九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第一批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一九八九年泰安市人民自愿捐資127萬元對烈士陵園進行了改擴建。改擴建后的主革命烈士陵園主要建筑物有牌坊、悼念廣場、紀念碑、尾碑、烈士墓群、烈士骨灰堂、革命史展覽館,分別于一九九五年、一九九八年被國家民政部、山東省委宣傳部、泰安市委宣傳部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0年評為全省民政系統創建文明行業先進單位,2001年獲泰安市市級文明單位,2002年一月命名為山東省國防教育基地,2006年命名為山東省關心下一代教…[詳細]
膠東革命烈士陵園
  膠東革命烈士陵園始建于1945年,占地面積760畝,收錄20850名烈士英名,現存烈士骨灰39個,陳列烈士遺物119件,建有烈士墓279座。其中,著名烈士墓14座,安葬著膠東特委書記理琪、膠東行署主任王文、山東軍區一級戰斗英雄任常倫、膠東十三團團長夏侯蘇民等革命烈士。陵園內現有各種紀念建筑物311處,主要有膠東抗日烈士紀念塔、烈士紀念堂、烈士名錄永垂千古塔、烈士芳名塔等。陵園1977年11月23日被山東省革命委員會公布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5日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為全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1989年8月20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1995年1月…[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洲aⅴ在线不卡视频 免费va国产高清大片在线 | 亚洲精品ⅴ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 亚洲欧美中文高清在线专区 | 亚洲最新永久观看在线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的视频 |